审计视角下县属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2020-09-10 02:20冯瑞宝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管理问题审计

冯瑞宝

摘要:近年来,县属国有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如政企、事企不分、存在多头监管、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资本权益受侵害等等。审计机构本身属于国家治理与监督的主要机构,因此有必要针对县属国企审计当中发现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审计;县属国企业;国企改革;管理问题

国有企业在我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属于支柱型企业。县属国有企业本身属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影响力涵盖县域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就业问题解决、稳定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审计视角下县属国有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部门与所属国企政企、事企不分

(1)部分县属国有企业主要是借助相关主管部门的扶持来维持运营。也即是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借助相应的管理职能优势来帮助所属国企谋取利益。(2)部分县属国企缺乏实际的营业收入来源,其通常是借助上级拨入的工程款项来维持自身经营及运转,比如用于投资管理、资质出借、房产出租等等。(3)部分县属国有企业存在上级主管部门中公务机事业人员兼职乃至兼薪的情况[1]。(4)县属国企亏损、僵尸及空壳企业偏多,且存在上级部门对此类企业底细不清、缺乏处理方案的情况。

(二)制度不全、监管不足,存在多头监管

(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主要是部分县属国企上级部门中,很少出台准确的监督管理制度,多数主管部门缺乏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问责制度等等。(2)监督管理不到位或存在多头监管。主要是国资监督管理及行政部门针对县属国企监管存在明显缺位情况,对于所需监管企业具体情况不够清晰、并未掌握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这就致使部分县属国企并未接受过社会及国家审计,甚至有部分县属国企并未经上级主管及财政部门审批擅自成立。

(三)组织结构、内控制度不完善,形同虚设

(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内控制度不完善。主要是有部分县属国有也内缺乏相应的董事会、监理会等组织结构及相关管理制度等。有的尽管设立了组织结构并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但长时间未履行职责、未履行管理制度等。(2)存在聘任人员随意、员工工资缺乏统一标准等。(3)缺乏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或者相应考核指标不够细致合理。(4)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部分县属国企将公益类资产注入融资公司,由此存在大量虚增收入与资产,最终引发利润失真问题。

(四)资本权益侵害、收益上缴不及时

主要是部分县属国企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不完善,再加上主管部门的频繁变更,导致主管部门本身对所属企业发展情况掌控不足,日常疏于监督管理,直接致使国企资产被占用,或者由于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损失的情况,也有部分原因是未及时依照国家法规上缴相应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从而损害国家利益。

二、审计视角下县属国有企业管理对策

(一)深化县属国企改革,应对政企、事企不分问题

(1)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体要求县属国资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充分结合县属国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及需求等,并充分结合主营及核心业务的范畴针对县属国企展开分类改革。(2)县属国企与行政主管部门需始终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原则,针对集中度低、同质化突出的行业及产业实施重组、整合,以此发展规模经济,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对于长期亏损、无收入来源的企业,需出台明确的处置方案,以此加速此类企业的有序退出。

(二)建立健全的县属国企监督管理制度

(1)大力建设管理制度。要求县属国资监管部门应当在中央、市县的领导下,研究制定国资经营决算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问责制度定期审计等制度体系。(2)强化专项清理,要求县国资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工商注册信息内容,由此针对县属国企展开专项清理工作[2]。(3)规范企业审批流程。针对新建立的县属国企需做好统一报批工作,避免出现脱离监管的情况,有效控制国有资产损失。(4)监管机制创新。要求改善县属国企监管方式,由传统监管转向信息化监管、由内部监管转向外部监管,增强审计、纪检监察,做好社会合力监督,由此才能保障县属国企稳步发展。

(三)完善县属国企法人治理结构

(1)完善董事会建立。要求县属国企需严格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发展,健全全责对等机制、做好协调运转工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此发挥出董事会的决策、监督作用。(2)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推进县属国企绩效形成改革,探索和制定不同类型县属国企绩效薪酬考核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规章制度。(3)促使县属国企审计常态化。严格依照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国企改革意见、审计制度意见等文件要求来促使县属国企资本、重大经济事项等实施定期审计,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常态化转变,保障县属国企有序运营。

(四)实施国企资本经营预算与问责机制

要求县属国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履行出资人职责,促使国资运营效率攀升,将国资收益利润、股利产权转让收入等等均逐步纳入至国资经营预算当中。再就是建立起县属国企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及重大决策失误、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等,由此来保障县属国资安全。针对县属国企投融资决策、法律纠纷、亏损问题、利润分配等多方面问题,要求严格依照国务院下发的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来实施追责处理,由此搭建起长效问责机制,及时的清除经营管理存在的漏洞,切实提升县属国企经营管理水平。

三、结语

县属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际运营管理中问题不容忽视。为保障县属国企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就必须深化县属国企改革。应从审计视角分析问题,由此建立健全的县属国企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县属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国企资本经营预算与问责机制等,由此来提升县属国企管理水平,促使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汤进勇.经济师视角之县属国有企业发展之路[J].纳税,2020,14(06):199+202.

[2]赵宋.对指导监督县属国有企业内审工作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9-08-28(008).

作者简介:馮瑞宝(1975-),男,山东兰陵人,兰陵县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高级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企业审计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管理问题审计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关于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