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转型时代下的业财融合

2020-09-10 02:20王笑笑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

摘要: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国内竞争,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国内的人口红利已不存在,传统行业、传统产品的盈利空间被缩小,企业需从业务链的源头开始,为自己寻找生存空间。基于以上背景,对当代社会业财融合项目组织成员提出了相关要求,本文对转型时代下的业财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转型时代;业财融合;合理融合方式

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今非昔比、“互联网+”已经成为业界关键词的背景下,借助于大数据整合和与之“配套”的分析技术,对先前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之类做出改造,往往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国务院印发的指导意见类文件中,也一再强调日后3-10年在此方面的发展目标,并列举出制造、物流、交通等11个重点领域。而不断增强的业财融合趋势,又将进一步使传统会计面临压力和挑战。

一、业财融合始于深入基层

“业财融合”这一概念的实质,便是有机结合企业财务核算、业务发展两方面的活动,由此来保证财务部门从业者除了可以有效地完成会计核算、财务统计等活动外,还可以更大程度上对企业发展结构作出了解,明确各涉及者之具体职能,准确了解企业业务流程、操作等方面内容,将会计管理思维充分运用于企业发展中,实现最优配比企业资源。而一系列实践活动也体现出:在业财融合体制下,财务管理这一活动早己“突破”会计活动范畴,而是将各种所涉及的工作加以集中整合,并进一步在企业业务决策中渗透财务管理思想,从而有效加强企业的业务、财务等方面之活动能力。除此之外,管理会计体系活动也不能单纯仰仗财务分析,而更应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令会计从业者从宏观层面掌控企业发展方向——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各方面相应能力,从而保证财务人员可以在生产经营决策方面能深入的参与,从而形成“业财融合”的局面,使得企业获得应有的进步。

在此之中,财务人员要想了解业务的流程,摸清每个流程的成本组成,需要对业务操作线非常熟悉,需要参与到各个项目中。目前很多企业对新招聘的财务人员,实行下基层学习,学习结束通过企业自身特点设计的全科试卷进行测试,使新员工更加快速的融合进企业的链条。所谓做好财务首先应了解业务。对于新产品的生产设计,需要财务人员全程参与。通过科学手段,将财务管理融合到业务管理中。

二、业财融合需依托个性化的信息系统

随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往滞后性的财务管理将被时代淘汰,超前性、预测性、预警性的管理模式是当前的需求。而具备预测功能,预警功能的信息系统,应根据每个企业发展目标、行业特性、产品的生产流程,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业务情况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这过程,需要财务、业务、系统开发人员共同参与。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能使信息有效并快速的传递,减少部门间重复劳动,而且也是节约人工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工具。与此同时,现代化经济时代下,我国社会企业的高级领导层、决定层以及监督管理层能够在第一時间及时针对当代企业自身整体经济、财务发展状态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科学化手段将现代企业经济、财政管理相关软件数据进行有效使用,并将以往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与全面预测、合理跟踪以及统一分析结合为一体。形成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整体职能实施效应,为企业高级领导层所制定的决策,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内部财政信息支持。同时,个性化的信息系统,必然涉及到企业流程的重组。改进业务流程,完善财务流程,使两者有效融合。同时,企业也需培养了解本公司产品和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绝非是单纯的网络管理员。只有这样,整条信息流渠道才能保持畅通。

三、业财融合始于高效沟通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往机械性、传统的人工财务管理方式,必然会被高度自动化的人工智能所替代。那么财务人员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呢?首先具备完整的财务理论基础是首要条件,其次需与业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密切合作交流,具备适合自身企业产品的分析技能,这是自身核心技能的补充。财务人员应使自己能应对外界的税收财政部门,同时也是企业内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贯彻这个链条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效的沟通。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软实力。业务流的变化,产品的升级改造都需要通过部门间的沟通进行传递,最后把结果推送至管理者。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用财务的思维解剖业务,并能使用业务能理解的财务语言进行沟通,这将是业财融合下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四、业财融合从高校起航

学校是人才者的摇篮。高校更是专业化人才知识架构的启蒙地。以往传统的社会地方性高等院校,自身内部财务管理相关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创造目标、相关培养理念以及财务管理专业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等多方面,有些已经无法再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市场的实质性需求。因此,业财融合应从高校开始,在传统专业课授予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课程,心理学沟通技能的培养、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企业运营管理等未来财务理念的灌输,这样等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就具备了综合人才的底层基础。

五、结论

长久以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一直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一直属于企业“价值管理”这一概念领域。其中包含资源的掌握、信息的监控及分析以及财政事务管理手段等方式的运用。新时代下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更多接触业务,为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各方面相应能力,从而形成企业经营方面“业财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企业获得进步的过程中,也让财务在资源、信息、管控等一系列职能发挥更大的效用,使财务不仅仅只是服务部门,应渗透进企业业务中,产品中、创新中,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念.以H集团为例分析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业财融合[J].经贸实践,2018(15).

[2]张建慧.云会计下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管理[J].河北企业,2019(08).

[3]卢乐君.“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商论,2018(15).

作者简介:王笑笑(1983-),女,汉族,浙江金华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嘉兴学院,现有职称:会计师。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在路上
基于业财融合的电信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搭建与实施研究
大数据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基于财务职能定位的业财融合措施分析
业财融合背景下集团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构建思路
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初探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工业4.0下的业务与财务融合模式探索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