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

2020-09-10 19:34赵国勋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设计分析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工程

赵国勋

摘要:在工程建设的初期阶段,通过策划及优化设计,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对工程的设计要灌输生态理念,以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动态监控,若在工程后期出现了水土流失的相关问题,要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解决水土流失产生的问题。基于此,以下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计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我国生态建设中,水土保持一直都是重点关注的一环。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大范围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功能,保证水电工程可以正常运行。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内涵及作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内涵

为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人们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有效调节与控制水资源。为了尽可能保障项目工程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要做好勘察、设计和规划等,以做到兴利除害,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稳步提升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它利用一定的手段,将无法使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转化成人们可以使用的资源,主要是把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成电能进行水力发电,其次是进行农田灌溉。相对于普通的建筑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环境更为复杂,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一般较大,项目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需要花费大量资金,项目投资很大。总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综合性很强,实际实施期间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完成,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的作用

(1)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周边区域水土的稳定性,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序的进行。(2)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水土流失量,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和建设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水库的蓄水量,有效地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降低河流湖泊淤泥的堆积量,使得该区域内的水域可以畅通无阻。另外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文灾害发生的次数,减少该区域内发生干旱和洪涝的情况。(3)在枯水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渗入率,使得该区域内的供水可以维持在正常的状态,那并且采用正确的水土保持方案也可以有效减少河流主干道水量的变化情况,保证该区域内的水体流量基本上处于稳定的状态。

二、危害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暴雨、地面陡坡和地面无植被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对森林无止境地开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后没有对地面进行修复。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包括冲毁田地、降低土壤肥力以及影響生态平衡等。冲毁田地主要是由于暴雨对地面的持续冲刷,导致地面的沟壑越来越大,农民可利用的耕地越来越少,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降低土壤肥力主要是水土流失后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带走,使土壤的结构被破坏,地表出现结板现象,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最后降低农业生产效益;生态失衡主要是水土流失后,增加了发生洪涝的危险。水土流失后,上游的水土无法保持,会随着水流流向下游。水流在涌向下游的过程中携带的泥沙等也进入下游,堆积在河床上,导致水库容量变小,容易导致洪涝。

三、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加强水土保护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建立相对完善的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措施,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要坚持水土保持的理念,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并且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施工生产和生活区域要集中布置,避免对地表土壤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及时拆除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建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应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垃圾和废土,防止因地表土迁移引起的环境污染现象,及时恢复临时用地的绿色植被,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土壤的生产能力可以恢复到最初状态。

(二)加大投入,强化机制

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大事,需要相关部门牵头认真开展水土保持宜传工作,以为水土保持筹集足够的资金。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消耗量大,建设周期长,对水土保持重视程度不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强化水土保持机制,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初期,应缴纳一定的水土流失治理基金,以作为水土保持的经费,对于到期不缴纳基金的单位,不予立项,取消水利工程建设资格。按照机制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缴纳水土保持基金,并且该基金专款专用,不能挪为他用。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筹集渠道,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引入资金,以用作水土保持,并通过拍卖、租赁等多种方式治理四荒地,以发展水土保持用户。

(三)工程设计结构

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时,要优化设计结构,保持水土。挖填土地时挖土量减少,设计为挖掘时不破坏地面。例如,设计水库大坝时,地方的土壤质量和地形等条件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在选择大坝类型时选择合理的大坝类型。然后通过检查坝体土方量和破坏土地的挖掘,使设计方案合理。设计项目的水线时,应合理设计深细的水线段和高填充的水线。如果设计者需要设计多个方案,则可以比较和对比方案,然后选择最佳的挖掘和高填充方案。如果修理工程投资增加,地质勘探等多种因素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应该选择隧道方案。这在建设期间对土地的破坏较小。而且,挖掘时挖掘的土方量也不多,控制着土方流失。

四、结束语

通过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加强水电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的认知程度,做到在建设中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完毕后及时恢复生态功能,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侯国辉.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4):116-117.

[2]陈炎松.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94-95.

[3]钟鸣辉.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8(06):8-11+18.

猜你喜欢
设计分析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礁工程设计分析
基于生态时代的绿色服装设计分析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分析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