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0-09-10 07:22李丽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研究进展

李丽

摘要:隨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改变,医疗行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护理学作为医疗发展中的一个独立性和综合性学科,对于护理教育发展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发展也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革,旨在为我国妇产科护理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从该角度出发,本文对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并将重点探讨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常用方法以及妇产科护理教学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及方法;研究进展

作为护理学的一门专业课程,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因此,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在适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成为妇产科护理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发展方向。当前,为了全面促进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发展进程,其相关课程正在进行全面改革,涵盖妇产科护理学的实践全过程,以积极培养学生对该行业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专业的认知。

一、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目前我国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产科护理、妇科护理、计划生育以及妇女保健等教学理论内容。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经过专业理论、技能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等环节的学习才能够较全面的加深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二)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的特点

妇产科护理作为一门独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妇产科护理的主要理论内容是基于女性的生殖器官而衍生的,其对于病理的研究也都是通过对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运行和病变等进行的。因此,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研究部位特殊。

二、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理论教学

随着我国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其中非常关键的理论教学法,首先就强调应将妇产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整体性的护理体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整体护理的优势和作用,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对于妇产科护理的知识有整体性的框架和概念[1]。其次,妇产科护理强调模块教学,即将相关知识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学生针对同类病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因此该教学方法尤其值得推广和借鉴。再者,妇产科护理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循证护理观。循证护理是基于指导临床护理的一种思维决策程序,其主要是以臨床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并积极实施。因此,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进步。此外,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从而为我国妇产科护理行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二)实践教学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促进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校已建有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及模拟病房、模拟产房,并且配备了相关教学模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和逼真的学习相应知识和技能。在模拟病房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相关实训项目,以掌握自身短板知识和技能。另外,由于这种模拟实践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实践教学中还强调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训室实施模拟角色的扮演,以增加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随着目前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将制定更为科学的实训室开放政策,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临床教学

临床教学是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旨在将妇产科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护理实践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是使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关键阶段。首先,临床教学强调要在该阶段设专业的临床指导教师,让其从专业的角度来保证临床教学效果,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与病患沟通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综合素养。此外,临床教学中还应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临床教学评价。比如,开设临床评价系统,通过与实际临床情境的结合,对学生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关评价,并且要保证评价过程的连续性和专业性。使学生能够明确临床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自己在该学科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我国妇产科护理教学培养过程的有效进步和发展。

三、妇产科护理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妇产科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结合在一起,相比较于传统的书本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过程。比如,多媒体可以通过3D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多角度的展示女性的生殖器官[2]和正常分娩的机制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从整体到细节,从抽象到具体,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难懂的医学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该教学方法中,强调首先在课前将案例及问题发送给学生,比如子宫颈癌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相关问题,教师把该病相关案例或情境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学生后,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总结、分析、归纳来对该问题进行准备[3]。课上,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回答课前案例中的任务,并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及时引导、解释和纠正。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可以提出一些新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也可进行巧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以激励学生课后进一步查阅资料,补充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重难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学习也是妇产科护理教学方法中极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妇产科护理涉及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反复学习和体会,因此利用网络资源来建设相关网络课程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和复习,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上提供的相关练习进行自我检测,以了解自身掌握情况。另外,还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掌握更多更加专业的知识,并且能够同时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妇产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也将成为当下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结语

加强对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是促进我国妇产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妇产科护理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常用方法以及妇产科护理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希望对促进我国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蒋娜.妇产科学男生教学改革尝试性研究[J].好家长,2017(32):35.

[2]陶玲.妇产科护理教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8):251.

[3]付晶,李春芳,李雪兰.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23.

(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 276000)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对策的探索
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实训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