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路径

2020-09-10 08:00赵增红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赵增红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当今及今后基础教育的基本方式,相当程度上是难以出现革命性变化的,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创新,在课堂中和学生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动关系,从而实现讲授和学习的高效联接,在传道授业解惑和学习消化吸收的互动中,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重视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创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位置的课堂环境,使他们在正确的引导中,实现主动、可持续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实施路径

引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发展,数学教育的目的运用数学的特点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数学是科学,是语言,也是工具,新课标中对于现行高中数学课程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有着非常准确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对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的探索和研究面临着很多问题,大部分的普通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缺乏深入和有效的思考,往往存在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未来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创新思路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更加科学理念去指导教学活动,才能根本性的贯彻新课标的核心思想。以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学生学的会了,自然好奇心和兴趣就都有了,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效率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设计新型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的教学组织,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促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上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感受到这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体验。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用赞许的目光,亲昵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适时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这样,师生之间的课堂交际轻松而愉快,学生的心情放松了,兴趣油然而生,消除了学习紧张感,使其变“苦学”为“乐学”。

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学习乐趣

新课标指出:传统教学过于讲究学生对既定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也只不过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长期以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师怨天尤人“付出得不到回报”,学生叫苦连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点如何去突破,如何分解教学的难点,要有具体的措施。针对这一点,组织高一某班数学组实行了当堂学习当堂练习的模式既学案制,先把知识点转化成问题,让学生一一探讨回答,分组讨论,最终老师做总结,最后完成本节课的练习,使知识点得倒强化。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课,高一数学组实行了即讲既学的模式,老师先讲这一节课的重点,然后发一个“当堂练习,及时解决”,强化本节课的重点,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思路、见解,敢于质问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都应该及时给予表扬,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在读中玩、玩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探究中学、实践中学。

三、吸收课改实验经验,探索实现高效课堂新路径

在吸收课改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参考部分改革前沿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将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分为有机相连的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课前热身与情境创设,时间为5~8分钟。课前热身以巩固上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主要目的,也可以是与本节课的学习有密切联系的部分,情境创设尽可能联系现实热点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检测上节课内容(可以以检测题或大屏幕的形式呈现):

第二部分,继前面的检测之后,结合学科及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设置课堂情境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课题目标,将教学内容提炼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锁定学习的目标问题,明确核心内容,从而使学有方向,有的放矢。文科教学设问主要从教材中挖掘,然后在历史、社会生活中寻找答案,实现举三反一的教学目标;理科教学设问主要从自然、社会生活中挖掘,然后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和科学结论,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

第二阶段:新课导学与讨论分析,时间为22~25分钟。该环节可依据教学内容分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均需先给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完成自学检测题。

本阶段可依据教学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学习过程分两步骤,第一步为导学,第二步为讨论分析。

第一步学习之前先展示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阅读自学。这一环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教材中关键的一些基础知识障碍,演示说明一些自然社会规律现象,引导学生始终沿着问题目标进行思索和发现。同时,要指导学生思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第二步的讨论分析,则以教师的点拨为核心,采用探究提问的方法,以引发和激励学生创新,通过回答问题,概括归纳,形成课题目标内容线索和知识框架,形成板书线路结构。

第三阶段:课堂小结与当堂检测,时间为8~10分钟。当堂检测题要收上来,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对小组检测题进行批阅。

本阶段的课堂小结要在教师在呈现板书框架的基础上,由学生说出或写出本节课最大的收獲,教师在活页教案上书写本节课的得与失。

当堂检测题要少而精,面向中下生。达到人人过关,不过关的学生要由小组长负责补课。这一阶段主要是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提高记忆和应用的水平,夯实双基。

结束语: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实施路径的探究,在对国内外自主学习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情况,综合国内课改先进学校的典型经验。再结合新课改以及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深入探究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实施路径,也是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模式的有益探索,对进一步推进新课改将会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军.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现代交际月刊,2013.

[2]许海诗.新时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4,000(028):162-162.

[3]薛蒙.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亚太教育,2015,000(021):53-53.

(平顶山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