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的运用策略探究

2020-09-10 08:15乔燕珠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乔燕珠

摘要:案例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特征,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造出了民主、开放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促进了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借助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教师需选取恰当、精准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使学生的思考更加的有深度和广度,从而帮助他们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案例运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知识需要理解才能真正地印在脑海里,最终为己所用,但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讲解,让学生感到了枯燥和乏味,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应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出发,课堂上灵活地导入社会典型案例,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以此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内化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他们的学习心态及方式。

一、精选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总体目标是树立学生良好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紧扣教学内容及实际生活,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学生要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能够从案例中明白哪些行为、思想是错误的。以部编版《网上交友新时空》为例,每个初中生都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操作技能,他们利用互联网学习、交友、娱乐,虽然增长了见识,但容易受到蛊惑。教师播放一则近期的新闻:一位初中生A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异性朋友B,两人经常聊天但从未见过对方真实的样子,当B提出要见面时,A没有向家长打招呼就去了火车站,幸好被车站的工作人员拦下并通知了家长,但A被拦下后情绪非常激动,经过了长时间的劝说才跟父母回家。看过了这一案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A,你会怎么做?网络上的朋友值得信任么?”部分学生陷入了沉思,部分学生则快速地给出了答案,可见有些学生也有网络交友的经历,教师则再列举出因互联网交友被骗的案例,以此来警示学生,帮助他们处理好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怒江州98%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知识面比较窄、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在选用教学案例时一定要再三筛选,做到精选精讲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知识点。

二、借用案例,开启引导式教学模式

1.引用案例为学生解疑答惑

在选取了案例之后,教师不能止步于展现案例及简单的讲解,还要为学生解疑答惑,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从案例出發提出相关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互动交流,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分析与辩论中树立正确的观点。比如《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的讲解中,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和生活中都比较迷茫,处在得过且过的状态下,部分学生对自己不自信,总觉得成功离自己太遥远,全盘否定自己。教师在课前先做一番调查,有些学生说:“活着没意思,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过好现在的生活就行,不必想那么长远。”“活就要活得精彩,否则太窝囊了。”结合学生的想法列举出相应的案例:一位保安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去学习并考上研究生的真实故事,一位每天好吃懒做且一事无成的案例,请学生对比分析,结合他们自身,交流对生命中的贫乏与充盈的理解,再结合社会中的各种公益活动报道以及事故中所体现的人情冷暖案例,让学生明白生命拒绝冷漠,只有彼此关切生活才越来越和谐美好。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解决了困扰学生的为题,增强他们不断充实自己的信念。

2.借助案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很多初中生看待问题比较单一化,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借助案例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观点,营造出争辩的氛围,鼓励他们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促进他们辩证思维的形成。譬如《我与集体共成长》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理性分析复杂事物的能力,正确辨别是非、善恶,懂得集体合作的作用。教师用班委产生、班级文化建设这一案例,询问学生:“每个人都参与了班委的选择,是不是除了班委之外的其他同学就置身事外了呢?班级文化对个人和集体成长有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说: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与努力,而个人的成长更需要依赖集体。其他学生则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明明自己就可以做好,与人合作后效率反而降低了,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从这点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过于沉溺于独立世界,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一项集体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集体协作意识。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入恰当的社会案例,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学会用道德与法治的层面看待和分析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增强他们的自律能力。身为教师,还需要探索出高效应用案例的方式,精选案例,将案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同时将道德与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梁英平.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20(12).

[2]徐丽岩.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3]孙晓春.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

(福贡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迁移的探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