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观察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14:23回晓萌
学习与科普 2020年13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培养方法小学语文

回晓萌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其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观察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理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本文主要对在小学语文课程上应如何培养观察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观察能力;培养方法

引用

语文学科是小学语文中最为基础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使其健康成长。同时,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为其收集资料提供途径。由此可知,在语文教学中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课堂质量。

一、创设观察情境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语文知识只是任务,没有什么特殊的性质,会使其产生敷衍的学习态度,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课堂主导权交到学生手里,让其发挥主动性,以此來激发起学习兴趣。同时改变授课模式,创设观察情境[1]。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与其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要求同学们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及物体,并将其带到课堂上进行情境创设,这样就能够提高其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以便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观察意识。以三年级语文第10课《四季》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应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四季的图片以及动画,并要求学生们进行自主预习。在授课中用动画来激发其兴趣,在让其仔细观察图片,促使其想起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对四季的变化有初步的印象,以便接下来的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征,从而感受四季的美,激发起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创设观察情境,将学生的眼光集中在课堂上,从而培养其文化素质。

二、制定观察计划

因小学生思维发展尚未健全,认知能力不足,对身边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合理设置计划。可将以下两种方式来制定观察计划:

(一)培养质疑意识。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以往教师只是负责传授知识,采用单一讲述的方式完成授课,这样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最后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改变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使其感受语文知识,从而爱上学习[2]。同时在课堂授课时,应设计观察环节,该环节能提高其兴趣,激发其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设计授课环节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提问,便于培养其质疑意识。比如在学习葡萄沟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并对其进行解说,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使其对葡萄沟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为以后的授课奠定了基础。然后在提出:“葡萄沟在哪里?为什么是个好地方?”的问题,以此来活跃其思维,开发其脑力。再让同学们根据问题提出质疑,让其分析文章关键性问题,以此来解决文章重点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其兴趣,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思维紧跟教师授课脚步。同时,教师应从旁鼓励其积极展示自己的意见以及观点,并尊重其个性化差异,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二)带着问题观察。在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同时无厘头是此阶段学生的一大缺点,对于学习知识没有足够的,只是敷衍式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引导其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以便起到学习的作用。在观察时,教师应活跃其思维,让其回想以往学习的语文知识,将其作为基础以此来扩展授课。同时教师应先熟悉了解教材知识,并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整理出来,并将其制作成思维导图,便于接下来的授课。并要求同学们自主预习,并将问题整理出来。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思维导图扩散思维,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思维导图,让其用观察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印象,使其真正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内涵,从而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

三、养成观察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对其未来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恶劣的环境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让其产生厌倦心理,从而降低授课效率[3]。因此,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在语文课堂上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养成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经常运用这种方式,以此来养成观察的习惯。这样会使其关注身边的事物,能够使其收集获取写作材料、丰富知识储存量,以此来提高其语文文化素养。这能够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便于完成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培养观察能力,应通过创设情境、制定计划以及养成习惯来提高培养能力。同时观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活跃其思维,开发其智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其感受语文的魅力,使其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并对其有新的认知。由此可知,观察能力是学生认知世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魏丽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11:121.

[2]赵丹,袁春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观察力路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91-92.

[3]郑艺惠.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9,11:12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曙光学校 150026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培养方法小学语文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