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间呼啦圈开展现状

2020-09-10 21:54何德福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小学

何德福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习总书记为发展好中国体育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教育系统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而要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就要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呼啦圈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对腰部按摩,有效燃烧体内脂肪,也有助于腿部、手臂、髋、膝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呼拉圈运动趣味性强,形式生动活泼,既能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又能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呼啦圈操运动,是十分可行的。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与分析:(1)小学大课间开展呼啦圈操是条件是允许的。呼啦圈操符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是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关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指导思想。(2)在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呼啦圈操,具有它独特的运动优势,对体育场地要求不高,安全性高,动作难度适宜,音乐节拍非常动感,趣味性强,艺术效果高,更容易在学校中开展和普及,进一步形成学校独特的体育文化。(3)呼啦圈操在实际开展中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呼啦圈操在大课间活动中的开展效果良好,得到了区委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曾多次在自治区大课间展演中获奖,为今后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关键词:小学;大课间活动;呼啦圈操;阳光体育

1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一些反映机能和体能水平的指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不高。虽然学校已经通过体育课,早操、大课间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但是,学校开展的早操、大课间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低,也不能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体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种既能锻炼学生身体,又能丰富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器材都非常丰富,但是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效果不是太明显,将呼啦圈运动项目应用到大课间活动中的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试以呼啦圈在利通区第十一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例,分析呼啦圈运动项目在学校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现状,能够为其他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资料,也可以为其他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的创新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权威网站,根据研究的内容与目的,以呼啦圈、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等为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查阅,搜集、整理有利于本研究写作的文献资料,为此次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访谈法

为了使本次研究具有意义和价值,与一些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交流,收集资料。在与利通区第十一小学的学校领导、任课老师交谈中,了解他们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和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呼啦操在大课间活动中的应用情况。

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利通区第十一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收集、分析、整理问卷,总结教师和学生对整套呼啦圈操的评价,了解呼啦圈操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效果,为后续创新学校体育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学大课间呼啦圈开展的依据

(1)小学大课间呼啦圈操创编的指导思想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体育,学校体育教育应该重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令,例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運动的决定》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打破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 1 小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大课间活动对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感受直接决定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效果,大课间活动具有调节情绪,消除大脑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后参加大课间活动,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后,能更好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保证学习效果。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完成锻炼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3)呼啦圈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可行性

呼啦圈又称健身圈,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欧美、澳日等国。由于其轻便美观,练习活动占地不大,很快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熟练者能获得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较好的运动与发展,能有效提高人体腰、髋、膝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

呼拉圈由塑料或橡胶制成,其规格、重量没有严格的规定。呼啦圈可用艺术体操的圈代替,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呼拉圈运动趣味性强,形式生动活泼,既能培养练习者的身体协调性,又能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在美国中小学课外活动开展得较为广泛。

3.2 呼啦圈操在利通区第十一小学大课间开展的效果分析

根据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呼啦圈操的开展原则,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各班班主任、任教老师及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和练习,最终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呼啦圈操。为了检验呼啦圈操在大课间活动中的开展效果,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发放了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收集和整理,运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具体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1)教师对在大课间开展呼啦圈操的评价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呼啦圈操的评价和认可程度,反映出本呼啦圈操的开展是否符合小学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求,是否能够创新学校的体育文化。教师是开展此项体育活动最直接的见证者,能够更加直观真实的对呼啦圈操进行评价。如表2、表3、表 4、所示。

为了了解在大课间开展呼啦圈操的开展效果,在第十一小学,对6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认为呼啦圈操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效果很好的老师有 39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 45.8%,认为效果一般的有 2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3.3%。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38位老师认为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呼啦圈操是非常合适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3%,有21位老师认为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呼啦圈是比较合适的。没有人认为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呼啦圈操是不合适的,所以,通过调查可以得出,在小学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呼啦圈操是非常合适的一项体育运动。

可以看出,呼啦圈操在学校大课间活动中的开展,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说明,呼啦圈操在大课间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确实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取得的活动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我校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举行的呼啦圈操比赛好成绩。

(2)学生对呼啦圈操的评价

学生对呼啦圈操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呼啦圈操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才能进一步说明在大课间开展呼啦圈操是可行的,才能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为后续的呼啦圈操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6年级2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回收230份有效问卷,分析得出学生对在大课间开展呼啦圈操的总体评价。

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在大课间开展呼啦圈操,还是非常认可的,尤其对于呼啦圈操的动作创编、所选音乐以及动作适宜性还是能接受的。但是,我们应在以后的开展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注重呼啦圈操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更好地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推动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小学大课间开展呼啦圈操是条件是允许的。呼啦圈操符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是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关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指导思想。

(2)在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呼啦圈操,具有它独特的运动优势,对体育场地要求不高,安全性高,动作难度适宜,音乐节拍非常动感,趣味性强,艺术效果高,更容易在学校中开展和普及,进一步形成学校独特的体育文化。

4.2 建议

4.2 .1 给学校的建议

(1)学校应注重体育教育的发展,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树立终生锻炼的意识。

(2)将创新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形式与形成学校独特的体育文化,这项工作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加大活动经费的投入和各方面的支持,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等工作的创新发展。

4.2 .2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要支持与配合学校体育教育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做好榜样示范作用,管理好学生,对学生和家长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随机教育,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2)负责学校大课间活动和编排呼啦圈操的任教老师,要注重呼啦圈操的开展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加入创新、流行元素并結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切实保证呼啦圈操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实际效果,从而形成独特的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

[2] 中国民族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体育教学,2007(04).

(作者单位: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一小学)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小学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