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静心、可细心、能耐心、有自信

2020-09-10 22:27顾志荣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劳技静心细心

顾志荣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含义既广、内涵又深,非一项单纯的教学所可蹴就,亦非微末如本文者所能尽言。但是,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此有所思考。本文试以德育的立场,就新时代初中劳技教育“以劳树德”功能,就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在“静心、细心、耐心、自信心”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事实上,人们很多优良的人格品质,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在劳技课堂上以劳树德,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的动手实践,实施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艰苦的工艺制作,有助于学生修养身心,树立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确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且是其它教育所无法取代的。

1 培养学生静心品质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之于现在的学生,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状态。学习,无时不要求他们不断思考和运动——在课堂聆听,在桌前疾书,在路途行色匆匆。劳技课堂,却可以成为学生在繁重课业之余,能够静心静气的一个精神源头。

一方金石,一把篆刀,于方寸之间,呈出万千气象。开展篆刻项目:设计印稿,书写古拙的篆字;左旋右转,冲切浑厚的金石。学生不静心制作,安能出印;反之,一旦他们治印,则篆刻就能让其渐渐地,在古拙的篆字和静雅的金石之众,静心凝神,平复原本有些烦躁的心。

“宁静而致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静下心来反复思虑,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才能用心制作,用心制作,才能把握技巧,才能把印刻好。

“我拿起锋利的刻刀,小心翼翼地沿着记号笔书写下的字印,一刀一刀地刻着,时间缓缓地流逝。印面之内,跌宕生姿;方寸之内,气象万千。经过两个多小时,静静的努力,我完工了。家中没有印泥,略思索,寻来墨汁,涂满印面,在白纸上,用力的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枚自制印章。虽然刻得有点毛糙,甚至有几刀都刻出了线,可是看到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成果,我还是喜不自胜,原来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是如此让人感动。这份感动也让我深深明白了做任何事时静心和坚持的可貴。

虽然刻印有点难,但却让我学会了:静心以对困难,不懈努力方达胜利的彼岸。在这个感觉‘什么都是速成,人都很浮躁的年代,传承千年的篆刻,让我静下了心来。”

2 塑造学生细致品质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心是一种素质,是修养。在劳技课堂上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细心程度,一些劳技项目,之于学生,虽非难事、大事,但要完成、做好,却需细心。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剪纸教学,循序渐进之中,于每次要做的剪纸图样,设计个别细节。整体看似简单,细节处则“复杂”。似断非断:图上设计一些细窄的连接线条,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下手小心。如不细心,粗枝大叶,一剪下去,断了,则整体报废,后悔晚矣。似连非连:设计图样时,有意安排个别“失误”,应连的却没连上,告诉学生:老师非圣人,常有设计失误,制作时,须先检查,图样是否有不妥处。如学生制作前,不查,匆忙开工,则剪出断续图案,无用,后悔;心不细,未查到,则迟迟不能(敢)下手。

学生只有集中精力,做个细心人,重视眼前,细查手中所剪之图,把其中的每个细节处理圆满,方可成就一个杰作。

“剪纸的过程,是不能走回头路的,一刀下去,就成定局,无法后悔。所以,必须细心,再细心。

但是老师很坏,常给我们设计很多的细线,没留意,或不小心,剪断,则白做;老师很笨,给我们设计的图样,常有不连的地方,事前不检查,不修改,则做出一副不相连的废品,又是白做。

劳技课上的剪纸,是一种锻炼我们细心的艺术。先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对象,研究它的得形状,然后经过大脑的构思,确定剪裁的路线和方案,最后付诸实践。它是细心之下,手和剪刀,完美的配合。”

3 增强学生耐性品质

滴水穿石的故事告诉我们:石头很硬,不容易砸碎,可不引人注目的小水滴,却可以穿透它。这就是因为水滴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万事只要有耐心,便能成功。学习亦如此,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日久天才,才能攀登上学习的顶峰。

在劳技课堂上,磨练并增强学生持久的耐性。一根彩绳,挑压之中,收放之间,千变万化。开展编结项目:走线时,不给简单图,步骤稍多点,不多示范,引导学生,如何走线,如何布局,掌握规律,掌握技巧。收线时,全由学生自己抽拉,老师只作口头指导,哪怕他们抽拉出“一团乱麻”,也不出手相助。

也许很多时,学生会想:这个结太难了,我放弃吧!那么,他永远都不会编出成品。编结,贵在坚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什么结都会做得不错。耐心,是学生心中的盾牌,没有它,就不能抵挡失败的恐惧;耐心,是给学生指路的明灯,有了它,就能找到成功的方向。在编结的国度里,只要青春与耐心相伴,就能领略“抽尽经纬始见结”的喜悦,尽情享受复古的浪漫,体验缕缕淡泊的情怀。

“一件件看似小家子气的物件,却透出了大家闺秀的气质。它是一种风雅,想附庸上这份风雅,的确不易。学打中国结,光有愿望,没有足够的耐心,十之八九,会中途放弃。那七缠八绕,左右穿插,挑压抽拉同一根线绳,磨练的不是智力和巧手,而是我们的耐心。

你有耐心吗?你能坚持吗?急于求成,则往往半途而废。因为成功来之不易,才会让成功后欢愉倍增。”

4 树立学生自信品格

有人曾这么说过: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起眼的陋石,那么他可能永远就只是陋石;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他可能就是一块宝石。无数个事实已经证明: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自信的学生拥有强大的力量,做任何事情往往都更容易成功。

在劳技课堂上,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起自信。在回答问题,在实践制作,在评估作品之时,对学生多作肯定性评价,表扬他们:聪明、手巧、能干。老师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学生自信的甘露,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认为自己可以,从而逐渐自信,遇事也敢于动手去做。

在劳技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安排些小项目,实践次数多了,学生成功的机率就可以大增。一次成功,往往就能使学生终生难忘,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收获自信,并成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起点。老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成功,也要给予表扬及肯定(有条件,还应公开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技能是谁都偷不走的财富。原则上,每个学生都能具有一技之长。在劳技教育中,挖掘学生的潜质,一旦发现其在某一劳技项目上的天赋,就满腔热情的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促使他们多作练习实践,掌握技能。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一技之长,在某方面比别人强;一技在手受用终生,一技在手可行四方;有了一技之长,自己就有了特色,变得更有魅力。那时,自信也就油然而生。

劳技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上,有着特殊的功效。在劳技教育中加强德育以及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凸显劳技教育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这是值得每一位劳技教师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劳技静心细心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3)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5)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拿出一天时间
静心阅读,做一名有内涵的教师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