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2020-09-10 00:46李会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学阶段排练课本

李会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中学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中学阶段,我们会学习认识很多汉字,尤其是成语。针对中学阶段成语的教学,根据实际操作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总结了一些效果挺好的方法:课本为主,课外为辅,抄写并记忆;用规定的成语写小作文;课前五分钟成语故事演讲;根据成语故事自行排练并表演。

1 课本为主,课外为辅,抄写并记忆的方法

课本是中学生学习成语的重要来源,课本中出现的成语要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抄写与记忆必不可少。比如在教授初中语文版教材中我们对文中成语“若有所失”,意为好像失去了什么时老师明确指出成语的适用环境——精神上无所依靠,而不是真的失去了什么。这样同学们在记忆时就不用通过大量的查阅或练习自己摸索,一次到位。同时,对于相似成语,我们也会补充说明,让同学们形成一个比较记忆的意识。譬如“若有所失”与“若有所思”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却谬以千里。“若有所思”意为好像在思考什么。这样,在抄写与对比记忆之后,学生对这些成语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 用规定的成语写小作文的方法

在对成语的意义及适用情况有了基本的理解并抄写记忆之后,我们往往会让孩子们用几个规定的成语写一篇内容完整的小作文。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结束时,我将第一单元中的重点成语作了一个筛选,请同学们用“猝不及防”“若有所失”“微不足道”“趋之如归”“恍然大悟”这五个成语写一段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短文,以检验同学们对成语的掌握程度。通过对交上来的小作文的检查,我们认为这样的成语教学方法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们能很快地熟练掌握并运用。其中一位女同学就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这几个成语表达了出来。之前她由于好玩故意踩死了很多蚂蚁,后被猝不及防的大雨杀得措手不及,此时出现帮她撑伞的老奶奶的话语让她若有所失,最后恍然大悟“不是所有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没有用,也许是你还没发现”!

所以成语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它们的意以和用法,更要学会将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它们来表达。

3 课前五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的方法

这样的方法比前两种适用范围要小一些,只适合那些故事性强的成语或者典故。但是他能够让同学们主动地去搜集成语、积累知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在一次课前演讲中,一位男同学将历史故事“指鹿为马”作为自己演讲的成语,在短短五分钟里,这位男同学简要地概括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更多的是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坚持自己的是非观,而不是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这样的人是会被别人所唾弃的,我们都不要去做那样的人!“读史使人明智”,说的一点都没错。现代社会网络发达,很多孩子小学就有手机,他们借助手机上网、看小说……这些都是家长和老师无法百分之百掌控的。所以网络上的很多文字垃圾对孩子的影响也异常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用课前的五分钟,让孩子们多读些成语,多了解些历史故事,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口才,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去主动感受生活,学会做人!试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有哪个人不喜欢呢?

4 根据成语故事自行排练并表演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将学习留给学生,让同学们在浓厚的兴趣引领下,在查阅很多资料之后,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将整个成语故事诠释并展示给大家。但是这种方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是最难成功的。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我们按照寝室来分组,每组自己选择一个成语,抽空余时间排练,每半学期表演一次。在表演的时候的确看到了同学们非常积极努力地去做这件事情,班上的其他同学也非常开心。既深入学习了成语,又锻炼了实践活动能力,事半而功倍。

以上四種方法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它们各有千秋。任何学习方法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同学因材施教。成语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性,但最最重要的是用心学习!必须多花时间学习、记忆与练习才能掌握成语知识,进而才能准确地运用。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成语教学能取得一定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肯花时间去练习与巩固。

我们的学习,尤其是语文的学习,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望,在阅读中逐渐形成的文学素养。而多种成语教学的方法旨在为成语教学提供更有效的途径,更多样地提高孩子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中学阶段排练课本
基于手机管理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乐师
探析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复数学习中的四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