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教学

2020-09-10 14:41张真真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有效课堂学科核心素养

张真真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化学课堂得到创新发展,大量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高中化学课堂的质量。本文主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谈与硝酸反应相关的计算。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课堂;硝酸反应;循序渐进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时既体现酸性,又体现其强氧化性,所以相关计算题变化多端,解题的灵活性高,是一类值得研究的题型。探究该类题的命题规律,确立解题的基本策略,掌握常见的解题技巧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课堂习题设计,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掌握该知识点。

1 从反应的本质解题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H+和NO3-共同作用。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3Cu +8H+ +2NO3-=3Cu2+ +4H2O +2NO↑

例1、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产生,该物质可能是

(   )

A. Fe2 (SO4) 3 B. Na2CO3 C. KNO3 D.FeSO4

解析:铜与稀硫酸中H+的不反应,加入NO3-后,铜就可以和H+和NO3-反应。答案:C。

例2、铁铜混合物加入硝酸后,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g,则m1与m2的关系是( )。

A.m1一定大于m2 B. m1一定等于m2

C. m1可能等于m2 D.m1可能大于m2

解析:由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 3Cu +8H+ +2NO3-=3Cu2+ + 4H2O +2NO↑可以看出,H+ 和NO3-的反应比例是4:1,硝酸不足量导致硝酸中的H+消耗完,加入稀硫酸后,又提供了H+,会继续和金属反应,所以答案:A。

例3、 在100 mL 混合溶液中,HNO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 mol/L、 0.1 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15 B. 0.225 C. 0.035 D. 0.045

解析:n(Cu)=1.92÷64=0.03mol,溶液中n(H+)=0.4×0.1+0.1×2×0.1=0.06mol,n(NO3-)=0.4×0.1=0.04mol,显然溶液中H+少量,Cu不能完全反应,根据H+与Cu的反应比例8:3求出Cu2+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B。

2 从硝酸在反应中的作用解题

参加反应的硝酸一部分显酸性生成硝酸盐,另一部分作氧化剂,一般转化为氮的氧化物(NO或NO2),根据氮守恒解题。

例4、6.4g铜与过量的硝酸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2、NO,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nmol,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 )

A.0.28mol B.0.31mol C.(n+0.2) mol D. (n+0.4) mol

解析:铜与过量的硝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nmol,1 mol Cu参加反应生成Cu (NO3)2对应2 mol HNO3 显酸性,说明溶液为Cu (NO3)2和HNO3的混合溶液,溶液中n(NO3—)=2n(Cu)+ n(H+)=2×6.4/64+n=(0.2+n)mol

3 从得失电子守恒角度解题

一般情况下,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N原子得到的电子数,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解题。

例5、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况下的体积为11.2L。求NO和NO2的体积。

解析:设产生NO2的物质的量为x,则NO的物质的量为0.5-x。根據得失电子守恒,得下列方程:X×1+(0.5-x)×3=(32.64/64)×

2x=0.24mol

4 从反应始态和最终状态解题

在一些多步反应和多种混合物的计算中,分步计算会很繁琐。利用在反应中元素守恒关系、电子守恒关系会简化思维,在解题中找到最便捷的途径——抓住终态分析,模糊中间过程

例6、1.92 g 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的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 672 mL 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氧气的体积为 mL。

A .  168 B. 224 C.  336 D. 504

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得NO2、NO等,混合气体被O2氧化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整个过程可看做Cu与O2的反应,Cu失电子,O2得电子,得失电子守恒,1molCu失电子2mol,反应中

n(Cu)=1.92g/64g/mol=0.03mol,失电子0.06mol,1mol O2得电子4mol,故n(O2)=0.06/4mol=0.015mol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是0.015mol×22.4L/mol=0.336L.

例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N2O4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得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NaOH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mL B.45mL C.30mL D.15mL

解析:整个反应过程中,铜与浓硝酸反应得NO2、N2O4、NO,混合气体与O2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相当于铜失去的电子全由1.68L(标况)O2获得,故n(Cu)=2n(O2) =(1.68/22.4)×2mol=0.15mol,加入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时,n(Na+)=

2n(Cu2+)=0.15×2mol=0.3mol,则V(NaOH)=n(NaOH)/c(NaOH)=

0.3/5=0.06L=60mL

以上例题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应用,不再对计算题尤其是硝酸相关计算题望而生畏。

参考文献:

[1] 张克龙.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堂行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3).

[2] 林肃浩.更高更妙的高考化学思想方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 柴勇.硝酸复习中的“四要”[J].中学化学,2013(10).

[4] 王宝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三大策略[J].中学化学参考,2016(09).

(作者单位:海亮外语中学)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有效课堂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写字教学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