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 01:23张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51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自主探究教学应用

张燕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有高要求,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并且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师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进行分享。教师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信心,这些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087

引言

新课标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应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素养”。因此,立足于新时代,教师在构建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过程中,需重视信息化教学的运用,促进学生展开个性化的进阶学习,助力他们迈入自身“最近发展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对“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习技巧,使他们具有独立探思意识,能够与同伴、教师与智能软件等展开交流、互动。

一、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应用是在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开展的背景下被提出并且得到有效应用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实操能力非常重视,因此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更好地提升这门课程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脱离了实践应用的学习是无法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掌握的。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时候,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有关理论的证实。

(二)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重视对“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也是教学中的主体,但其理解能力、思维发展、运算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性。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条件和成长背景的不同,他们的性格和思维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班级上所有的学生来说,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相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来说还是比较深奥的,并且具有很强的数学逻辑性。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因为学生的个人差异,他们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以统一的标准去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们失去学习的热情。采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可以鼓励感兴趣的同学积极探索,零基础的同学可以从最基本的知识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给予小学生们更多的学习空间,因此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一)科学的创建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时候,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创建一个有趣的情境,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就有所准备,使这个情境既能和课堂上的知识产生密切的关联,也能够吸引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学习。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帮助小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学习知识。

例如在《文档中插入图片》这一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在构建课堂上的学习情境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相关的卡通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当同一张图片进行变动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好奇心理,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进行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操作,从而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需要给他们设定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创设了情境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进行问题的探究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在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时候,首先教师需要确保在课堂上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要明确教学目标,给学生设置合适的教学任务,使这些教学任务能够具有综合性和启发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给诗集配图》的课程教学的时候,首先就应该让小学生们观察欣赏优秀的诗集,然后在教会他们诗集的编排以及配图的操作和原则以后,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自己来进行诗集配图,从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操作。

(三)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在教师进行教学任务设置的时候,学生可以选择是个人独立完成还是进行小组合作,以此来提升学习效率。在完成任务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分享的内容可以包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灵光闪现得到的更好的操作方法等等。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制作小板报》这一课程学习操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板报的特色和亮点,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操作方式等等。

(四)加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中具有很多鲜明的特色,例如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等等,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时候,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偶尔也会出现学生因为理论知识和操作太难了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自己的评价体系多元化,如果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就算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也要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对于任何学生,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自信,不畏惧以后复杂的信息技術的理论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生需要成为课堂中的教学主体,教师则需要更多的承担引导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对知识的探索,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们养成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在信息技术课上应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利用网络环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J].徐利广.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11)

[2]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J].朱兴国.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11)

[3]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有感[J].彭颖.新课程.2020(44)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自主探究教学应用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