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传家耕读为本

2020-09-10 07:22尹映梅陈三华
巴蜀史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氏族广安市宗祠

尹映梅 陈三华

黎姓渊源

历代姓氏之书,记黎姓渊源较早者,首推唐林宝《元和姓纂》、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二书。二书所载,黎氏渊源有三:以国为氏,殷 周黎侯、黎国;以邑命氏,齐国黎邑;九黎之 后,是为黎姓。东汉应劭《风俗通》称黎氏为 “九黎之后”。九黎是中国古代传说的9  个氏族或部落的总称号,由 9 个兄弟氏族组成。在中国姓氏起源中,以原始氏族部落称号为 后来的宗族姓氏,是原始姓氏起源尤为普遍 之现象。《风俗通》称黎氏为“九黎之后”,从氏族部落称号与原始姓氏产生的渊源关系而论,应为黎氏得姓的最早来历;封黎侯、黎邑而命黎氏,应为后起的衍生姓。黎姓原生姓的起源,与蚩尤部落的“九黎”,有渊源关系; 黎姓衍生姓的来历,与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 有关,启祖炎黄二帝的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文 化的主干,融合南北地域文化,中华各大姓多奉炎黄为祖。黎姓启祖黄帝,本有来历,受文化大势之影响“,九黎之后”渐淡,殷周黎侯之后日显。

追本溯源,古史传说中的黄帝、蚩尤部落与黎族姓氏均有渊源。不过“九黎”之说更古老,封侯封国使黎姓更尊显。实则二者不可偏倚,方显中华黎姓族群渊源的深远、厚重。

广安市前锋区黎氏家族源流

据《黎氏族谱》记载,经走访,现广安市前锋区有观阁和新桥高山2   个黎氏支族。元泰定初年(1324),黎氏七十世祖黎淑海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干堰迁蜀落业达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其后裔黎世擎从达县迁广安观阁汤家坝,成为广安前锋区观阁黎氏支族始祖。

查方志文献和黎氏家族史料得知,黎氏宗族繁 衍史上曾有两位音同字异的状元:一位是宋代黎 錞,另一位是明代黎淳。据广安前锋区新桥街道黎 代元所存家谱记载,新桥高山黎氏支族先祖黎淳, 原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干堰人氏,于明朝 天顺年间由湖北华容道进京考中状元,官拜礼部尚 书,后为贵州知州。至清康熙初年,因李自成、张献忠战乱,黎淳第九代嗣孙黎应宗遂带 3 子长春、先春、同春,携谱入蜀,落业广安明月乡(清代分上明   月乡和下明月乡,上明月乡包括今前锋区代市镇、 大佛寺街道和新桥街道的部分村社),定居于今广   安市前锋区新桥街道境内,从此耕读为家,世代相   传。但因路途遥远,饥寒困苦,同春早逝。其后长   子长春居杨家桥,次子先春居石院子。黎应宗死后   葬于离住宅较近的高山坎下,基墓青石包山,竖有   “黎应宗之墓碑”。墓碑高约3 米,拜台为青草绿地,可容数十人参拜。后面是层层梯田,高20 多米的青山坡,坡坎上有2 棵100 余年的黄桷树,左右两边是斜坡坟坪,多数黎氏先人死后均葬于此。远看,地势高耸,故名“黎家高山”。

广安市前锋区黎氏族规家训

族规家训是黎姓人治族治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广安市前锋区黎氏后人深受其影响。查阅黎氏族人提供的《黎氏族谱》,黎氏宗祠碑文记有族规6 条、家训8 条,对族内各项事务进行约束,勉励子孙齐家治国。

(一)黎氏族规。

族规共6 条:一是族正、族长实为族众之表率, 行己不端,何以服众?肩其责者,必须整己化人,俾 子弟有所则效,罔敢荡检偷闲。二是春秋祀典,宜 肃整衣冠,不得苟且至祠内;账项出入,概归首事经管,放借□□,自应同目,私借贻误,定当垫赔,如有公出,协同支持,勿庸侵蚀浮报。三是我族户众人繁,口角是非在所难免,或因边界而争竞,或为借贷而斗殴,种种陋习,一经入祠,必须据理直断,不得受贿偏摆,倘或执拗兴讼,合族公禀。四是尊卑长幼,名分秩然,固不得以卑犯尊、以少凌长,至于为奴作妾、同姓为婚及异姓乱宗、渎乱伦常,永宜禁止;倘敢明知故违,除责罚外,另行议处。五是妇人女子见闻无多,惟在家长教戒得法,凡我族中子弟不得伤残骨肉;至于女子尤须教以四德三从,出嫁夫家,果属剋嫌,族众代为伸理。六是学校厚以鼓励人才,我族中子弟务需奋志,州试钱每场四百文,府试钱每场六百文,院试钱二串,新进钱四十串,至于乡会试,帮钱十串,得中加倍。

从黎氏宗祠碑文记载的族规可以看出,黎氏祖宗眼光长远,注重家族经济管理、和睦相处等。如:账项出入,概归首事经管;不得以卑犯尊、以少凌长;不得听信妻言,伤残骨肉。为鼓励族人奋发图强、争取功名,还制定有奖励措施如:州试钱每场四百文;至于乡会试,帮钱十串,得中加倍等。

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黎氏族人牢记祖训,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接力传承好黎氏族规家训。2008 年对族规进行重编,包含勿忘祖国、忠孝传家,艰 苦奋斗、耕读为本,坚持真理、不畏强暴, 睦邻友好、善于做人,廉洁奉公、不染恶习,增强族谊、善育子孙 6 条,教育子孙有国才有家、国强而家富,志当存高远, 正己修身、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

(二)黎氏家训。

2008 年重编后的黎氏家训共有 8 条:有正己修身、齐家治国、孝敬父母、和睦夫妻、友爱兄弟、朋友信义、尊老爱幼、耕读为本。每条以四字短语提纲挈领, 再用 16 组四字短语加以阐释,微言大义,用以滋养黎氏后人,足显黎氏族人的远见卓识。如齐家治国这条家训,强调人和家兴,家齐国治,艰苦奋斗,富裕之 源;勤俭治家,忠孝齐家,谨慎保家,诗书传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存家兴,爱国爱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治国安邦,振兴中华。耕读为本这条家训,则突出要子孙们尊敬师长、励志求学、学以致用、利国利民等。

此外,黎氏族人紧扣时代脉搏,唱出与社会和谐的曲调,还增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業奉献等家族道德规范。

广安市前锋区黎氏族人重教兴学

从黎氏族规可以看出,黎氏族人非常重视教育,希望子孙后代能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他们兴办学堂,恩泽惠及周围邻人,也对当时观阁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族谱记载,军阀杨森驻广安时,观阁黎氏祠产被收去70%左右。为保护族产,纪念开基祖黎世擎,经族人众议,于1930  年兴办“黎氏祠小学”,后改为“柱石小学”,资助族内外贫苦人家孩子上学,由族长任董事长、校长,聘请德才兼备、热心新学志士任教。黎氏柱石小学开办后,远近的保(村)民小学相继开办,使新学教育在观阁得以普及。学校对该校学生每期考试名列前茅者给予奖励,凡族人子弟上中学支付费用困难者予以全部或部分资助;对无力购书者,黎氏书铺还翻印简易课本、提供纸笔,使之完成学业。另外,还开办了黎氏凤凰山小学,1950 年该校与镇上学校合并。

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黎氏宗祠遗址现状

广安黎氏各支族为纪念祖先,教育子孙不忘祖德,曾先后修建前锋区观阁黎氏宗祠——“ 状元第”、广安区黎家坝黎氏宗祠——“大夫第”、凤凰山黎氏宗祠——“大夫第”、晓钟黎家堰黎氏宗祠、井河桥塆沟黎氏宗祠。

《黎氏族谱》记载,前锋区观阁黎氏宗祠是黎氏祖辈为纪念 明英宗丁丑科状元、后为资善大夫及礼部尚书的黎淳而修建。七世祖黎大器(字晚成)目睹因战乱而破败不堪的黎氏宗祠,首捐巨资,族人纷纷 响应,并责成黎方焕(字新斋)具体操办, 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动工重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竣工,历时10 余年。据说当时修造“状元第”祠堂时,当地一些大姓曾以黎氏“没有功名”为借口进行阻挠;当黎氏族人拿出北宋朝议大夫黎錞、明英宗丁丑科状元黎淳的依据时,观阁周边共24 个祠堂、商会、会馆等纷纷捐资庆贺。

观阁黎氏宗祠,位于观阁镇西北方向的七谷村2 组,距观阁场镇约2 公里,坐东朝西,四周无山包挡视。站在附近的大岩寨、胡家寨上远望黎氏宗祠,其如同一座庞大的宫殿。黎氏宗祠占地面积1188 平方米,建筑面积675 平方米,由门牌楼、前厅、正厅(已毁)、后殿(已毁)、左右厢房构成四合院布局。

走近祠堂,踏上宽大的月台,抬头仰望祠堂的门面——门牌楼。门牌楼为砖石结构,高约10 米,宽33.68 米,单檐,仿古建石坊;四柱三间,宽6.5 米,高7.4 米,明间为通道,两次间用青砖封堵;坊柱置有对联两幅,一云“来游珠履觇门第,记忆嫦娥报牲名”,一云“仿鹿洞芳规规趋必由是路,峙狮严耸峻峻及可配于天”,坊额右行“黎氏宗祠”,额上立行“状元第”匾牌;坊上雕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黎氏宗祠门牌楼建筑规模宏大,石雕艺术精湛,线条流畅,人物活泼生动,是不可多得的民间雕刻艺术珍品,对研究民间建筑艺术以及该区域的石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

跨入祠堂朱漆双合大门,便是戏楼底下的过道。两侧立有6 块碑,碑上记载建祠堂的缘由、捐资建祠者姓名及捐资钱粮数量,其中一块碑上还记下“明德培功永,人文蔚吉祥,中和含化育,熙绩著平章”的字辈排行,以此昭示后人这是祖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要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执行。

从戏楼底下的过道上5  步石梯,便进入前厅。前厅中为戏楼,面阔6.5 米,进深5.4  米,左右各置配房3间。厢房面阔 3 间 13.28 米,进深 5 间 6.14 米,高 5.4 米,穿斗抬梁梁架,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院内左右各有 1 口清代古井。与戏楼相对的是用石板铺成的内坝,长约40 米,宽约10 米。从内坝上9 步石梯就是祠堂正厅(已毁)。正厅后面原来还建有一座后殿, 地形略高于正厅,建筑略矮于正厅,这里有专供族人聚会议事的大厅,有存放金瓜、肃静牌、回避牌、布政使牌等祭祖扫墓用祭器祭物的房间。正厅两头是转角,连接转角的是相互对称长4 间的廂房。

观阁黎氏宗祠作为仅此唯一的坊房结构民居,其匠心独具的设计理念,形成该祠独特的建筑特色,具有重要的艺术、科学价值。同时,它也是广安市域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族属宗祠建筑,为研究市内族属繁衍 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2011 年,黎氏宗祠被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单位:广安市前锋区档案馆(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猜你喜欢
氏族广安市宗祠
红色是宗祠的母语
朝歌的诗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浅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启示
浅谈图腾崇拜
贵州彝文文献《土鲁窦吉》中“哎哺”浅析
岳池县联社
广安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研究
《中国丛书综录》等所收氏族类丛书补辑三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