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年鉴编纂推动创新发展

2020-09-10 07:22费尚全
巴蜀史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修志年鉴资料

费尚全

年编辑年鉴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和反映各方面的新情况,充分发挥存史、育人功 能,并为各级领导机关、研究机关、企事业单位制定政 策、进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编纂好年鉴, 尤其是地方综合年鉴,必须在全面、系统、准确上下功 夫,广泛收集资料,科学制定方案,精心推进实施,彰 显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精心做好年鉴编纂工作

(一)科学组织是保证。

蓬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蓬安年鉴》编纂工作,从 2004 年起,把《蓬安年鉴》的编辑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 持、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 参与的工作机制。蓬安县政府印发《关于认真做好编辑出版〈蓬安年鉴〉工作的通知》,成立《蓬安年鉴》编  辑委员会,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 任顾问,县长任主任,有关方面负责人任委员。同时, 成立年鉴编辑部,县长任主编,负责指导年鉴编辑工 作。年鉴工作经费每年纳入财政预算。年鉴编委会 每年春召开县级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编辑动员会,编委会主任、县长在会上讲解年鉴编纂工作的重大意  义、指导思想,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时按质完成年鉴 供稿任务,并与各单位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县地方志办领导与编纂人员签订年鉴编辑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编辑过程中,《蓬安年鉴》得到全县各乡镇、县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省、市地方志系統的关心和支持。南充市地方志办每年在蓬安检查工作时,都对年鉴编辑给予精心指导,指出成绩和问题,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福德镇在石孔贡米、福德酥肉商标争取工作中体会到县志、年鉴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县志、年鉴编辑工作有深刻认识,每年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资料报送县地方志办。由于组织有力,《蓬安年鉴》的编辑工作进展顺利,至 2017 年,共编辑出版 13卷。2015  年,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要求,《蓬安年鉴》2015 年卷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公开出版。此后,《蓬安年鉴》每年都公开出版,并多次获得四川省方志成果优秀奖。

(二)资料收集是前提。

俗话说,有土才筑得起墙。要编纂好年鉴,资料收集是前提。蓬安县地方志办积极加大依法收集年鉴资料力度,建立和完善资料收集、保存、管理制度,运用各种手段,拓展资料收集范围和渠道。一是县政府办每年向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乡镇印发《关于做好〈蓬安年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及有关单位,将上一年度工作亮点、重大事件,获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情况等的纸质文稿和电子文本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蓬安年鉴》编辑部,纸质文档由各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二是县地方志办根据县政府办要求,认真抓紧年鉴稿件征集工作, 制定《蓬安年鉴》资料收集进度表,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年鉴资料收集进度;对进度缓慢的个别单位,随时打电话催收。同时,将要收集的特殊资料编辑成短信或微信,向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发送,加以征集。三是在县门户网站、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收集整理蓬安县年度大事记有关资料。四是深入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详细了解该单位亮点工作,形成文字资料,做到资料收集全面,内容翔实,以彰显特色和亮点。从 2004 年起,县地方志办每年收集大事记资料500 余条、3 万余字,年鉴文字资料300 余份、500 万字,彩图 200 余幅,为编辑年鉴工作准备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三)精心编纂是关键。

“ 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 是方志人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对方志人的激励和鼓舞。在十余年年鉴编纂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年鉴编辑质量是生命,务必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地做好年鉴编辑工作。

首先是要保证年鉴的政治质量,政治上出了错, 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年鉴的全部内容都要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保持高度 一致。在资料整理中,首先要把好政治关,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突出中心工作,彰显时代精神,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其次要坚持真实性、科学性原则。作为史册之一的年鉴,必须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保证刊载的全部资料和数据都准确无误。要求资料内容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既不溢美,亦不饰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在年鉴编辑中发现,有的单位提供的年鉴资料质量高、符合要求,而有的单位不重视 ,提供的资料不负责任,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例如有的乡镇在文稿中记载年度人口出生134 人、死亡129 人,而人口自然增长率达3.61%。我立刻联系他们并指出这些数据不符合实际,需要重新查一查;后经他们查证,及时对此进行了更正。在数据处理上,我坚持准确性、真实性原则,每年都请县 统计局反复核实,针对个别不准确的地方,我带着问题到相关单位查证落实,从不马虎了事。在保密要 求上,每年都请县保密局全面审核,并请县武装部、县公安局、县法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涉密单位反复审核本单位稿件,确保不涉密、不泄密。

再次要坚持“精炼”的原则。在纲目设计上,力 争画龙点睛;在语言文字上,力争言简意赅,不修饰、不累赘,让读者一目了然;在修改中,力争字斟句酌、 反复琢磨;在校对中,力争严谨仔细,做到没有字、词、句、标点符号、图表等错误,全力编纂出精品良鉴。

二、创新研究求发展

(一)加强修鉴队伍建设。

人的因素第一,没有高素质的年鉴编辑队伍,谈不上年鉴创新研究。《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中指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选拔、培养和利用,加强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方志编修、研究工作队伍,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可见,年鉴创新必须紧紧联系和依靠广大年鉴编纂工作者,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让他们踊跃建言献策,为年鉴编辑当好参谋。

组建年鉴编纂队伍,是圆满完成年鉴编辑工作的关键。要编修好年鉴,必须要有一支乐于奉献、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修志队伍。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修志队伍政治学习,确保年鉴编纂工作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加强年鉴编辑人员业务培训,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班学习,聘请专家讲解工作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全面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年鉴编纂工作顺利开展。

十余年来,我在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稳定的年鉴编辑队伍“,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基本任务就完不成,更谈不上创新。就我了解的情况看,目前修志队伍人才不稳定、人员 素质参差不齐,亟待提高。以蓬安为例:新中国成立后,1985 年第一轮修志无专业人员;2009 年,第二轮修志正式开始时,参与修志的10 人,除1 人是县地方志办正式工作人员外,其余都是临时抽调, 修志工作启动 6 个月后,还没有找到执行主编。

2009—2016 年,蓬安县地方志办编制 11 人,正式工作人员 9 人,而借调到县政府办工作的就有 8 人;2012—2017 年间,真正在县地方志办工作的正式人员几乎为零。 修 改《蓬 安县志》(1986— 2006)、编纂《蓬安年鉴》和处理日常事务均由一个临聘人员承担。可见,年鉴编纂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千方百计加强修志队伍 建设,特别是要在高校开设志书、年鉴编辑专业, 培育高素质的年鉴编辑人才。省、市地方志办要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的规定,每年评比先进,想办法,添措施,创造激励机制,使修志人才请得来、留得住,心甘情愿地为修志事业作无私奉献。

(二)科学制定年鉴编纂方案。

抓纲务本,纲举目张。年鉴编辑是一项系统工程,编纂方案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总蓝图,编辑之 前必须设计好。编纂方案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 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开拓 创新。栏目设置要结合本地实际,确保科学规范,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编纂过程中,为使篇目更 加合理、体例更加规范、结构更加严密,以真实反 映县情,编修人员要逐步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征求 意见,不断更新,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在科学分 类的前提下,力求体现地方特色、年度特色,特别要做到与时俱进。例如,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蓬安年鉴》2017 年卷、2018 年卷特载图片中,专门设立“生态环境建设”栏目,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为建设绿水青山美丽蓬安贡献了年鉴力量。

(三)加强年鉴工作宣传力度。

从我十余年修志工作经历来看,年鉴宣传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在縣志、年鉴资料收集中,我多次打电话催收资料,很多人连县地方志办是什么单位、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因而,各级党委、政府及修志系统在今后工作中要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涉及年鉴工作的政策法规、年鉴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年鉴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新贡献,让年鉴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此,一要宣传地方志工作法律法规,特别要注重宣传《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 2020 年)》,使人民群众了解并支持地方志工作;二要在县电视台开辟年鉴知识栏目,广泛宣传年鉴的重大意义及对当地经济建设的重大作用;三要让年鉴接地气,提升年鉴质量及使用价值,让年鉴走进寻常百姓家,扩大年鉴发行量,提倡读年鉴用年鉴,特别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阅读年鉴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当地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激发大家读年鉴、爱家乡的热情。

(四)加强学术交流。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年鉴编辑创新研究的重要环节。走出去,虚心向别人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充实自己,提高  自己的年鉴编纂水平,就能提高年鉴质量。同时,将自己编纂年鉴  的经验教训,与同行交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就能认识到自己的  不足。所谓“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道理, 用于年鉴编纂上,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和指导意义。

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指出:“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创新需要不同学科的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方能获得创新源泉  和科学真理。调查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创造性思维的50%  以上得益于学术交流;可见,学术交流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学术交流,可  开阔视野,获取新的知识,使年鉴编纂工作得到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修志年鉴资料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