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班级合唱比赛的意义与实施建议

2020-09-10 07:22张倩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0年42期
关键词:合唱全体学生情感体验

摘要: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演唱的結晶。合唱是一种集体行为,是校园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比赛也给校园文化增添了一丝色彩。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主张合唱教学,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通过合唱来培养儿童的集体协作精神。《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班级合唱比赛的开展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茁壮成长,焕发生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的和谐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作者在介绍班级合唱比赛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对中小学班级合唱比赛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合唱;班级合唱比赛;全体学生;情感体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改革也迎来了曙光,教育目标的演变从强调知识到强调能力再到强调学生的审美能力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一步步开始以学生为中心,一步步强调学生的自主感受,班级合唱比赛的开展正是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加,让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力得以开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

一、中小学班级合唱比赛的意义

(一)突出人文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人文主义教育的人文精神为核心内容,人文性是音乐课程的基本性质,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的态度,更加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尖子生”,这也是在贯彻落实《新课标》当中的一项基本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过去参与合唱比赛的成员往往是选拔其中歌唱能力较好的部分同学,近年来,伴随着校园合唱的蓬勃发展,学校的合唱活动不再仅仅是某一部分特殊群体的专属,而是可以渗透到每一个普通的班级,涉及到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班级荣誉感也具有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一个平等、相容、的班级集体对班级内各个学生的发展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班级合唱团的组建过程当中,班级内的各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虽然担任着不同声部角色但也有着共同的目标,各个声部的声音要求和谐统一,它与个人独唱有着明显的区别,目的不是突出个人风采的展现,每个人的音色都是为整体服务的,各个成员在演唱时要用眼睛去看指挥,要用耳朵去感受其他声部的声音,通过长期的排练,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也将潜移默化的受到一定的影响,整个班级集体的凝聚力会更强,对于老师组织开展其他活动,培养他们团队协作意识都将有着重要意义,这种从小孕育的品格对于他们将来融入到社会,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都是影响都是深刻的。

(二)增强学生艺术审美力、表现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合唱排练过程中,视觉美感和听觉美感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通过班级合唱团的排练,学生们的听觉美感会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理解了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特点、深层内涵以后会更加容易在演唱过程中抒发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对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也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与此同时,实践表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兴趣是发展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重要动力,班级合唱比赛的开展促使班级内的每个成员都登台表演,让曾经不敢在公开场合表演的学生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丰富了班级集体学生们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新型师生关系有民主平等的特点,师生在班级合唱比赛的排练过程中亦有所体现,教师与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教师与学生的目标一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种平等的交往,使师生都体会到了极大的愉悦,补充了正式关系当中的不足,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气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合唱比赛的开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们在合唱团当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合唱作品,除此之外,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培养,例如,我们都知道健康的声带、呼吸器官便是歌唱的保证,在合唱中灵活加入一些舞蹈动作也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现。

二、中小学班级合唱比赛的实施建议

(一)增强合唱形式灵活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在对演唱追求专业化时也磨灭了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合唱排练时应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乐为中心,保护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乐曲的选择尽量参考学生们的意愿,经投票决定。同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兴趣也可以在保持乐曲的主体情绪不变的适当的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在中央音乐学院“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合唱教材中,就始终坚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少一个都不行的理念,在汇报演出中就融入了许多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整首合唱作品内容形式都丰富多彩,学生们的参与度也非常高,快乐的享受着音乐。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优秀师资团队。合唱教学是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对于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较高,要求音乐教师具有较强的合唱与指挥能力,就一般师范生教师招聘面试的技能考察而言,着重点在声乐、钢琴、舞蹈或者即兴伴奏等能力是否达到要求,而对合唱与指挥相关方面的能力关注得甚少,但是如今中小学的班级合唱比赛实际上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这就需要能够适应这项工作的雄厚师资力量,对于音乐学科教学方面的师范生要求做到本科便掌握好相关合唱与指挥技能,对于已经正式步入一线工作行列的教师则应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邀请相关的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只有当教师的合唱与指挥能力提高以后,学生才会有更加愉快、轻松的学习体验。

(三)注重学生情感陶冶,增强学生综合审美感受。为了拥有更好的舞台效果,专业的合唱比赛通常会花大量经费和精力去为团内成员定制华丽的服装,活动主办方甚至还经常会把这些服装道具当做评委打分的依据,在小学班级合唱比赛中,应尽量避免这一点,我们应清楚的知道班级合唱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一个学生都不能落下。不管承认与否,为服装等各种费用与教师争执的家长不在少数,且家庭条件不一,一条太贵的裙子有时真的就会成为一个普通家庭的负担,作者认为只要学生们能够享受到整个演唱过程所带给她们的愉悦就已经达到开展活动的目的了,班级内各成员可以自己灵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女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裙子,男生服装也不作太多要求,在舞台上色彩和谐便可,至于鞋子,统一颜色,只要看起来舒适整洁就行,实际上,美国就有很多中小学的合唱比赛就是这么做的,穿着他们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我相信他们也能更加愉快的享受音乐而不是比赛。

结语: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课外音乐活动作为课堂音乐教学的有力补充,中小学班级合唱比赛作为课外音乐活动的组成部分,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本理念,它的开展对于学生个人、班集体建设乃至社会的和谐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为了班级合唱比赛的延续能够发挥好它的积极作用,也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们为之不断探索、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申欢欢.小学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A].北方音乐.2018(24):158-160

[2]苏莉.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有效教学分析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8(36):04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4]孙俊三、雷小波.教育原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张倩(1996-),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音乐教育理论。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长沙市 410081)

猜你喜欢
合唱全体学生情感体验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