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0-09-10 07:22徐培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性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徐培

摘要:社会的进一步改革推动了教育教学创新和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和最终目的。在传授知识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指导价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出现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够合理。过于注重最终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整体的教学理论缺乏灵活性。为了突破这一现实问题,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坚持学生中心地位,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确保对症下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教师需要分析学生与书本知识之间的关联度,积极创新和改革书本知识。确保书本知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氛围,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活力。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任务时,主动获取知识,锻炼个人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性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团结合作为主。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提升和知识理论学习,坚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以此来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师资力量、教材的把握程度及学生的学习基础,这些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对教材的剖析越深刻,后期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高。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避免局限于某一种,通过综合利用来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教学计划,盲目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教学经验来分析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够机械地学习课本文化理论知识,缺乏学习能动性和兴趣。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恰当,没有创新教学策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学生比较消极。最后,教师无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分析及研究,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最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设置教学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新颖的教学目标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主阵地,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以及关注,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个人理想。教学目标的设置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教师可以在更新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构建和谐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中新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线索,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对比教材,鼓励学生相互合作,顺利构建高效课堂,确保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讲解新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竖式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长规律,以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法则和技巧为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之下,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和创新。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保障学生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思考方式,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找到课本中的趣味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依据。在现代信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趣味十足的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知识的直观表达,促进趣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课堂导入环节最为复杂,教师需要理顺教学思路,将趣味性的游戏活动穿插其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多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时,个人的能动性较高,思维和大脑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能够主动分析不同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则可以设置一个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臨近假日,超市推出了许多打折活动,有的商品打7折,有的打6折。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分析打折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长期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师过于注重最终的教学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比较片面。对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调整教学思路,注重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和多元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概念教学公式和教学法则,鼓励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和体系。分析学生知识吸取的发展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结局思路,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抽象说理是基础,教师一方面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在自主实践中的真实表现。以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为依据,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

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必不可少,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容器,无法实现自主创新。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及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实现教学知识与实际情景之间的结合。让数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清晰和简单明了,加快学生的知识学习速度。

五、结语

为了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确保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产生更多能动性。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注重教学改革及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结合每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理顺学生的思路,保证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明确和清晰。不同章节和不同知识点的课程学习存在区别,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科学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进而突破课堂学习的难点,确保学生获得更多的新收获和新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碧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才智,2020(4).

[2]韩燕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0,000(001):P.181-181.

猜你喜欢
有效性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导入生活,延伸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