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分析

2020-09-10 13:25耿昕孟银华
康颐 2020年3期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急性脑梗死应用分析

耿昕 孟银华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甲组。另选同期接受我院健康体检人员56例为乙组,两组均接受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分析临床指标。结果:同乙组相比,甲组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水平较高(P<0.05)。同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相比,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水平较高(P<0.05)。结论:予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减压,临床诊断价值高,可较好的评价患者各个因素,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急性脑梗死属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主因脑血供障碍致使脑部缺血缺氧而发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且致残率致死率高,预后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研究表明,动脉硬化发生与血清胱抑素C异常有关,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凝血功能异常存在直接关系[2]。因此,临床可检验这两项指标,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因此,笔者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予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分析这两项指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甲组。另选同期接受我院健康体检人员56例。其中甲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5.45±5.09)岁;完全型脑梗死26例,进展型脑梗死30例。乙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4.12±5.43)岁。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受检人员均自愿参与,且签署研究知情书。对比两组上述性别、年龄等数据,无差别可比(P>0.05)。

1.2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受检人员均开展常规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查。受检人员于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5ml,其中3ml血液样本放于真空采血管(内含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2ml放于普通静脉采血管。以2500r/min离心分离血液样本5min,分离血清后留待检验。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凝血功能,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检验操作流程,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相关指标对比,记录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凝血功能包括:血浆纤维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抗血凝酶-Ⅲ等。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统计学软件SPSS25.0,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相关指标对比

同乙组相比,甲组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水平较高(P<0.05),见表1。

2.2不同类型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同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相比,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水平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导致患者脑血管缺氧而坏死,极易使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如:偏瘫、半身不遂等,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開展有效检验方式,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血清胱抑素C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人体体液及细胞中,且始终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还可调节细胞内外的蛋白质水解。当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患者机体中的组织蛋白酶含量显著升高,致使血清胱抑素C含量明显升高[3]。通常来讲,正常人具有完善的凝血机制,而发生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机体中的抗凝血机制失衡,病情严重时,易出现血栓,阻碍脑部供氧供血,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4]。经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处于活跃状态。表明已损伤动脉粥样血管,其凝血机制已失衡,故:临床可将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指标。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同健康人员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水平较高(P<0.05)。同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相比,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水平较高(P<0.05)。严雪梅[5]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于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研究,让本文的观点得到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予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减压,临床诊断价值高,可较好的评价患者各个因素,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彦文.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1):174-175.

[2]赵双.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81-190.

[3]代建风,李丽.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24):160-161.

[4]孙菡.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125-126.

[5]严雪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7):155-156.

猜你喜欢
血清胱抑素C急性脑梗死应用分析
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胱抑素C关系的临床研究
血清胱抑素C、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血清胱抑素C和γ—谷氨酰转移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