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的效果探讨

2020-09-10 13:23贺晓娜
康颐 2020年3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为今后胃肠道护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胃肠道外科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组,对照组45名患者接受常规的胃肠道外科护理指导,观察组45名患者接受常规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并加强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4.44%、4.44%、2.2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操作水平、不良事件判断水平、不良事件处理水平得分均高于实施风险管理前(P<0.05)。结论: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后可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胃肠道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护理能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用来提高护理能力和护理水平的护理管理方式,在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体验,为在临床研究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特此选择我院90名患者进行相关研究调查,阐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的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胃肠道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对此实验知情并同意,且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工作安排。根据收治时间分组,即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所有患者的个体资料和社会学人口资料如下:对照组:年龄均值为(32.10±4.22)岁,男女性别比为(20:25);观察组:年龄均值为(33.02±4.10)岁,男女性别比为(18:27)。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个体状况良好,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疾病,分组后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均由同一组护士进行护理,共21名。

1.2 方法

1.2.1 常规胃肠道外科护理

环境护理:调整病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光线,保证患者心情愉快。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人偏好制定饮食结构。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情类型决定患者的用药,指导服用药物的方法。

1.2.2 胃肠道外科护理加强风险管理

分析既往护理风险事件,护理人员定期分析既往出现过的护理风险时间,并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方式、预防出现风险事件的危险因素,以及今后面对同样的风险事件采取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关的培训。

制定规章制度,用于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风险事件的名称、临床表现、处理方式等,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事件的危机意识以及处理风险事件的护理水平。

落实临床护理细节管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内容进行细节化,包括注意患者输液的输液量、输液速度、有无过敏反应、尿量多少、术后出血量多少等。同时定期检查病房内医疗设施的安全性,如按铃、病床等有无异常。

建立严格的獎惩机制,督促护理人员的自觉性,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约束,通过每周对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的检查、每月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风险事件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并将成绩与奖惩机制挂钩。

1.3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观察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中不良事件包括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医疗投诉等。比较分析加强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情况,护理水平观察指标包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操作水平、不良事件判断水平、不良事件处理水平。其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作为计量资料,当p值<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如表1数据所示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比较

如表2数据所示,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护理水平得分均高于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护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国内外医疗水平、医疗设备的逐渐完善、逐渐提高,护理工作的完成度越来越高[1]。且近几年来,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疗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护患矛盾逐渐升级,采取何种办法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是国内各大医院共同面临的挑战[2]。

风险管理通过分析既往护理风险事件、制定规章制度、落实临床护理细节管理、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等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3]。对于风险管理主要是利用分析既往的风险事件并结合当今的医疗环境以及护理措施制定规章制度,落实到临床具体的细节管理中。通过严格的奖惩机制,督促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4]。从本次研究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到,采取胃肠道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4.44%、4.44%、2.2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P<0.05)。另外加强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操作水平、不良事件判断水平、不良事件处理水平得分均高于实施风险管理前,(P<0.05)。

因此,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后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菡洁, 杨琳. 风险管理在胃肠道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7):2699-2701.

[2] 赵敏芬. 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027(011):82-83.

[3] 胡海琴, 黄静.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0):242-243.

[4] 杨宏丽, 白珩. 风险管理在头颈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026(011):296-297.

作者简介:

贺晓娜,女,汉,1985年3月出生,河南巩义市人,大专学历,郑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重症医学。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