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塘园艺中品味虎丘“香气”

2020-09-10 07:22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0年13期
关键词:白兰花虎丘花神

陈佳慧

苏州人爱花,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也是代代延续的民俗传承。农历二月花朝节,谷雨三朝看牡丹,农历六月珠兰茉莉花市……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其中不少都与虎丘、山塘有关。

明代文人钱希言在诗中如此描绘人们在这里买花的热闹景象:“花价渐增茶渐减,南风十日满帘香。楼台簇簇虎丘山,斟酌桥边柳一湾。”

如今的虎丘,依旧繁花锦簇,魅力无限,但更鲜明的是在园艺背后彰显着的新时代文化魅力。端午节开幕的虎丘街道第十届山塘园艺文化旅游节便是最好例证。

虎丘山脚下的园艺盛宴

6月25日,虎丘街道第十届山塘园艺文化旅游节在虎丘景区拉开帷幕,当天虎丘花神苑景区也正式对外开放。与以往人们对“园艺”二字的想象不同,非遗集市、非遗学堂、园艺植物展、花神巡游、赏红祈福、民俗演艺 ……“虎丘三花”争奇斗艳,各种精彩活动在这里陆续登台。

花,在活动现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关键词。12位花神带来了汉服走秀、汉唐群舞、茶艺演出等表演,为观众展示了花神祭拜祈愿仪式,并与游客将祝福彩带系在百花枝头,共同送上美好的祝愿。游园会中,焚香点茶、插花挂画、花间行令等传统民俗活动,再现了自古以来佳节赏红的美好画面。当天下午,还有一场别具特色的花神巡游悄然上演。兩百名身穿各式汉服的盛装青年齐聚虎丘,以一场古风典雅的巡游表演,还原了古时花事习俗,展示了汉服文化、传统仪礼,为景区带来了浪漫的人文情怀。“栀子花、白兰花……”巡游队伍中,身着一袭清秀旗袍的年轻花女,向游客派送茉莉花、白兰花、栀子花,举手投足中,处处彰显着虎丘花市文化。

而作为虎丘地区花文化的历史遗存,恢复了的花神苑也将成为虎丘山景区每年举办花朝节、花会等节庆活动的主场地。虎丘传统园艺的魅力,在这个节日里尤为浓郁。

步入生活的传统“三花”

在活动现场,一位花农面前的一盆盆白兰花、茉莉花引得人们纷纷驻足观赏。他正是“三花栽培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剑。本次山塘园艺文化旅游节邀请了他为大家展示讲解本地“三花”与外地“三花”之间的区别,以及虎丘“三花”的特色与变迁。

自古以来,虎丘山塘一带一直是苏州城乡居民进行花卉、盆景生产的集中区域。园艺伴随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承载了苏州人美好生活的浓厚记忆。在婚纱业还未兴起的年代里,虎丘山脚下,家家户户都以种花养花为生。往前追溯,关于养花人的记载出现在宋朝,可以从平江府图上能窥得一二。

时值夏季,正是虎丘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这虎丘“三花”最美的时刻。为了保留、彰显这一虎丘街道辖区最具代表性的园艺文化,“三花”种植更以现场呈现之外的方式,借园艺文化旅游节,带着其中的文化故事,以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化新姿态,再度“飞入百姓家”,步入了苏州人的生活圈。

在园艺文化旅游节开幕前的6月初,虎丘街道就发动了辖区各社区各单位征集最美阳台,并以“花点时间在阳台”为主线,将精心打理的阳台、露台、庭院以照片形式参赛,之后于开幕式上集中展示了18件优秀家庭作品。

接下来,虎丘街道还将定期推广不同月令时节的代表性植物花卉养护技巧,同时邀请黄剑走进各优秀园艺家庭,开展花卉养护培训,让“三花”实实在在地种到居民家中。

浸润生活的文化传承

园艺养眼,更养心。从文震亨的《长物志》,到周瘦鹃的紫兰小筑,具有深厚底蕴的苏州人,赏的是花,品的是文化氛围。

深知此道的虎丘街道将今年的山塘园艺文化旅游节主题定为“花点时间 相约虎丘”,结合了辖区园艺、非遗以及旅游商贸等资源,融入“阅读”“非遗”等元素,推出讲座、文化体验、游艺、惠民演出、线上微信表情包等多种形式近50场主题、系列活动,组成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盛宴。

其中的“花点时间来阅读”主题活动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开幕式现场,一道阅读手札签到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人们可以在签到墙上写下关于阅读或书籍中的名言名句,换取定制纪念书签。接下来,虎丘街道还将在全民阅读节期间安排“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灯彩”等非遗课程,组织辖区学校、社区居民参与互动体验。

居民感受阅读、体验非遗,街道则持续打造辖区内的绿色健康文化环境。继“棠棠j卫队”之后,“‘非常行动’文化浸润志愿队”也在开幕式上正式亮相。这支由社区网格员、社区文体干事、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将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对辖区网吧、印刷厂、报刊亭等文化市场进行摸排,维护文明清朗的辖区文化氛围。

赠人“三花”手有余香。身在虎丘,享受园艺,享受文化,香气由鼻尖来,更由心中生。

猜你喜欢
白兰花虎丘花神
疫情之下,这里有虎丘温度和速度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白兰花
“花朝节”里说“花神”
卖白兰花的老妇人
植物学家与花神
外婆的白兰花
衣襟别有白兰花
芒种
江苏苏州虎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