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不朽传奇

2020-09-10 07:22曾萱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光明梦想

曾萱

摘要:民国时期登上文坛的女子,不同于前代,亦有别于后代。她们精神独立,向往自由,而家庭、社会时时压抑着她们。她们在迷惘中呐喊,在冰冷的现实中追求爱与温暖。苦难磨砺了她们的才华,她们用矜贵、风华、美丽以及睿智,书写了一代不朽的传奇。

关键词:不朽;光明;梦想

民国,一个人们在黑暗中梦想光明,在怀疑中找寻信仰,在失望中孕育希望的时代。这一时期登上文坛的女子,不同于前代,亦有别于后代。她们精神独立,向往自由,而家庭、社会时时压抑着她们。她们在迷惘中呐喊,在冰冷的现实中追求爱与温暖。苦难磨砺了她们的才华,她们用矜贵、风华、美丽以及睿智,书写了一代不朽的传奇。

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恋恋民国风”系列图书共三册:《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传)、《我愿秋常驻人间》(庐隐传)、《望断青天一缕霞》(萧红传),全面再现了民国才女冰心、庐隐、萧红的风采。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先生的名言。爱是冰心生命的主旋律,亦是她作品的主旋律。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冰心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面貌出现,不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用与少年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冰心在倾吐自己的感受时又是那样情感淳厚,意绪绵绵,幽幽地牵动了少年儿童的心,促使他们在激动、快乐、振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的启迪,从中得到教益。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书,从冰心的童年、求学、作品等角度,介紹冰心的生平事迹,再现了这位满怀爱心的“世纪老人”幸福却波澜起伏的一生。

庐隐我是国著名女作家,她与萧红、苏雪林和石评梅等人并列为十八个重要的现代中国女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金陵》《劳心者与劳力者》等。

庐隐生逢乱世,又命途多舛,天性悲观的她,其作品也浸染了“悲哀”的色彩。她虽然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五岁,却留下大量作品,写作文体涵盖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杂文诸种。除了早期若干篇作品外,她的作品都没有摆脱悲哀的色调。庐隐追求人生的意义,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觉得人生“比作梦还要不可捉摸”,她在悲哀的海里,几乎苦苦挣扎了一生。她,或她作品里的主人公,常常被悲哀所困扰,不得解脱。

《我愿秋常驻人间》一书共五章:“苦闷的童年”“独自闯天下”“激情与彷徨”“深沉的悲哀”“重生的欢乐”,讲述庐隐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曾被誉为民国时期的李清照,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但她的生命却短暂而苍凉。她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而又多灾多难的时代,命途坎坷。

20世纪30年代,萧红在鲁迅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出版了抗日小说《生死场》,由此登上了上海的文坛。鲁迅先生曾经称萧红为我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见海伦·福斯特以尼姆·威尔士的笔名发表的《现在中国文学运动》一文)。但鲁迅先生没有料到,萧红的生命如此短暂。萧红二十二岁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四岁成名,三十一岁病逝,只写作了九个年头。

《望断青天一缕霞》一书讲述萧红凄美坎坷的人生经历,印证一个始终追求爱与温暖的、多愁善感的、天真的灵魂。

本书系作者肖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9月至1994年2月被韩国高丽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2000年获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称号,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市朝阳区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代表作有:《韩国之旅》《肖凤散文选》《文学与爱情》《父母双全的孤儿》《幸福家教》《苦闷就读书》《善良的雨果》《战争·苦难》《中国文化在韩国》《美学随笔》《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好散文对我的教育》《江南印象》《美——爱情的选择》等。

猜你喜欢
光明梦想
用心听见光明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如此梦想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为你守护光明
小梦想
梦想
梦想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