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2020-09-10 07:22夏吾吉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夏吾吉

摘要:数学知识蕴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虽然并不陌生,但要想将这些常见现象以抽象概念进行总结,并实现透彻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讲通常都具有一定难度。对此,为了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其认知发展需求,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应注重激励策略的科学应用。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激励策略主要指的是对人良好的行为动机给予激发与鼓励,进而有效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调动人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激励策略科学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授课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一、 激励策略的内涵

激烈策略具体指的是针对某一点或者某一方面,应用鼓励性话语对其进行称赞,使得被激励者可以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最终达到相应目标的一种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激励策略其目的在于挖掘小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状态进行转变,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小学生因为还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其心智还不够成熟化,表现欲望强烈,很多小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哪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希望自己出色的行为表现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应用激励策略进行引导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目前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让激励性的话语成为学生前行的动力。应用激励策略可以深化学生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真正的主人,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激励策略应用

(一)营造良好有趣课堂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法。游戏法在课堂使用期间,是将学生的认知作为基础条件,保证课堂更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保证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学课堂学习中。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掌握现代新课标发展趋势,保证课堂教学更丰富。教师在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利用多样、丰富的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游戏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认真完成任务。教师对课堂组织期间,还需要注意到,利用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完成。教师在任务前期,需要合理安排,在后期需要对其总结、分析。比如:在教会学生十以内加法,可以通过兔子拔萝卜的游戏,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兔子,并拿着一组数据进行计算,在该方式下,促进了整个课堂的活跃程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使教学方式更有趣,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与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实现有效的因材施教

在整体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受各个条件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较大不同。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满足自身需求,将激励策略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激励策略能够将每个学生的自身能力充分挖掘出来,也能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和进步。同时,激励策略教学还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实施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激励策略。比如:某学生在班级中表现比较好,成绩也比较优秀,也能主动帮助其他学生,这时候,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并为其设定更高的目标。针对一些学生不够好的学生,教师与其定期谈话,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为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目的。所以说,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为其制定出不同的激励策略,不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实现有效的小學数学教学。

(三)利用“疑难点”来发散学生学习思维

数学具备很强的逻辑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就需要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目前有很多教师因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誤导而仍然以自我为教学中心,这明显违背了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原则。为了转变思路,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多做观察、多找寻出学生特别能使一些学习成绩较差学生数学思维得到发散的“疑难点”,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性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扩充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某小学六年级某班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先让学生制作两个有着同底面积和高的圆柱和圆锥,接着让学生找来一些沙土,并提出疑问:“几个圆锥的沙土能装满圆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三个圆锥沙土能装满与其同底面积和高的圆柱,进而得出了同底面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三倍地结论。这样学生不但通过教师所设问的疑难点很好的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理解了所学知识点,更锻炼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效果显著。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奖励机制

课堂内的激励教学是必要的,同时课堂外的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外采取措施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小组学习,针对知识点彼此提问,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还应该不定期组织数学趣味小组学习,选择有趣的题目进行教学。如高斯对于1至100的数字加法的算法故事,进而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思维方法,并树立榜样,鼓励大家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还可以在班内建立奖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积极奖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并发挥带头作用。

结束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激励策略的科学应用,既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拓展,也能够为其各方面学习潜能的挖掘与发挥创造良好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整合现有资源与条件,通过激励策略的科学应用来更生动、高效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优化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绪芳.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7(97)

[2]李祖客.关注人文重在激励--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现状及实践[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0)

[3]刘晓敏.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J].中华少年,2016(23)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