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

2020-09-10 07:25韩小琴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韩小琴

摘要:大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里的先进分子和骨干,是联系学校和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有效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关键。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干部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大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加强大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干部培养;高校

一、大学生干部的界定及意义

大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负责某些职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一种学生身份。学生干部按照不同类别分为班干部、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干部、社团干部等。

大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里的先进分子和骨干,是联系学校和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有效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日益紧密的今天,以及中国步入改革攻坚阶段的新的形势下,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建设,提升大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完善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都提出了新要求。

二、 当前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干部工作动机不纯,功利色彩浓厚。

当前高校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赞美下长大,与其他同学沟通的能力弱,遇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担任学生干部不但迎合了他们的虚荣心理,而且学生干部在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方面享受优待,因此部分大学生认为担任学生干部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捷径。任用工作目的不端正的学生做学生干部,这样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后,缺乏奉献精神,不愿意牺牲自我和付出精力。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会导致这些学生干部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过多考虑自身利益,在同学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部分大学生干部工作好高鹜远,缺乏脚踏实地精神。

大学生干部仍是学生,自身在阅历、韧性等方面有待提高,部分大学生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工作好高鹜远,不愿做具体的工作,工作不扎实。学生干部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为同学服务,是培养自己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好途径,但是遇到急、难、险、重或牵扯自身利益的工作时有畏难情绪,遇到简单的工作又认为不值得去做,或另找其他人做,缺乏脚踏实地精神。但是,学生干部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工作稍有疏忽会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三)部分大学生干部自身定位偏差,官僚作风严重。

部分学生干部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工作,经常以学生管理者的身份自居,缺少与同学的沟通交流,脱离群众,自我感觉高人一等,官僚作风严重,遇到工作发号施令。因此必须让学生干部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同学服务,而不是只享受干部身份带来的优待。

(四)部分大学生干部工作压力过大,学习意识不强。

学生干部因班级琐事较多,工作量大,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工作,学习时间相对少一些。学生干部应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有效利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生认为锻炼能力更重要,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但在思想上放松学习,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挂科、毕业困难的现象,从而得不偿失,陷入学习、工作的两难境地。

三、加强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建议与措施

(一)健全学生干部选拔制度,选择高素质学生进入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选拔不应一味采取“任命制”或“选举制”。“任命制”产生出来的学生干部群众基础差,难以体现民主,存在不公平性。“选举制”产生的学生干部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选举产生,学生选举容易考虑不全面,选举出来的学生干部素质不能保证。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组织管理能力、文明礼仪及社交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学生干部选拔应考虑学习成绩、工作热情、个人素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制度。

(二)重视大学生干部培养,不能停留在“用”的层面。

学生干部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助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更是各项学生工作得以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热衷于使用大学生干部。但是在偏重大学生干部的“使用”同时,放轻了对大学生干部的“培养”。高校要意识到培养和使用大学干部之间的关系,把更多注意力放到培养上,关注大学生干部的健康成长,通过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干部培养,使大学生干部的能力、知识和素质都得到一定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很好地运用大学生干部的目的。

(三)豐富大学生干部培养内容和形式,多种培养方式并重。

过去主要采用单一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讲座的形式来教育培训大学生干部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大学生干部。需要改进传统单一的培养方式,选取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并且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干部求新、求异的思想特点,采用一些为大学生干部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多增加一些启发智慧、有益身心健康的知识。例如一些人文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都对大学生干部的身心发展来说都具有极大益处。另外可以以活动为载体,开发多种培养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干部的特点、特性,将大学生班级干部、党员干部、团员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分开培养,培养的方式、方法各有侧重。

(四)完善大学生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提高培养的全程性与系统性。

完善大学生管理制度是大学生干部培养的关键。可以建立互助制度,让旧的学生干部带着新上任的学生干部学习和熟悉工作,以达到快速上手的目的;强化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干部的工作;完善学生干部监督制度,以防学生干部工作出现大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最后,建立公平科学的考核制度,这是大学生干部培养的有效手段,学生干部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德、 绩、智、体等综合表现情况,有助于学生干部发挥所长,弥补不足,发挥学生干部的创造力。

(五)配备专门的培养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力度。

大学生干部培养离不开高校教师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可是,当前不少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养还是完全依靠辅导员力量,同一院系的同一年级仅仅只有一名辅导员,而一名辅导员却要面对几百名学生,同时还要管理好几十个学生干部,在培养工作上自然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很难对大学生干部开展更多的专门培养教育。

加强大学生干部培养的力度,高校必须在大学生干部培养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要配备一定的指导老师来负责大学生干部培养,倘若专门负责大学生干部培养的师资比较匮乏,大学生干部培养质量就难以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建立大学生干部培养的导师制迫在眉睫。

四、结语

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一贯支持和落实的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和建立一支学习成绩优秀、工作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干部团队,充分发挥大学生干部卓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1] 胡志华,浅析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2] 王秀珠、张福安,大学生干部的素质和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1995(2)。

[3] 蒋海彬,谈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