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焦点”提升低年级阅读能力

2020-09-10 07:25陈萍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

陈萍

摘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小学低段更是阅读的启蒙阶段。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阅读的感悟和理解能力。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当前面临的阅读现状,借助“课题”“词语”“图片”等不同形式的“问题焦点”,促进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地提升。

关键词:问题焦点;低年级阅读能力;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是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特征。由认读、理解、鉴赏、活用四种基本能力构成。”借助“问题焦点”促进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与感知,提升相应的阅读能力。当前低年级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不佳,进而相应的阅读能力较弱。

一、阅读现状阻碍能力有效发展

(一)自主阅读积极性不高。

以进修附小一年段为例,学生总人数269人,根据微笑100“书香校园”的阅读测评数据显示,就2020年6月份仅有18人测评,总过关数87本,通过率76.99%。学生自主阅读较少,任务驱动式的阅读现象还是属于多数,学生总体阅读积极性不高。

(二)阅读目的不够明确。

据上网查找有关部门对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的调查结果,同学们最喜欢阅读的书籍排名前三的是漫画类、童话类、科普及科幻类。选择书目的理由大多数是“有趣、好笑”,少数理由是“知识丰富”。选择的阅读素材不同,阅读效果自然就不一样,相应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影响。

(三)阅读理解水平有限。

学生识字量储备有限,进而会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要在家长的陪同下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内容。有进行阅读的同学对文本的理解仅限于文字表层的认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比较少。有一定识字量基础下部分学生能进行自主阅读,但很少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借助“问题焦点”提升阅读能力

美国著名的学者丹.罗斯坦曾在《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一书中指出“从使用你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到激励学生自己提问,原来使用‘提示’的地方称之为‘问题聚焦点’,或者叫‘问题焦点’”。教师给学生提供问题焦点进行提问,问题焦点不是让学生回答的问题,而是为他们提出问题而设计的一个焦点。选择问题焦点是学生问题的起点,借助“问题焦点”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问题焦点”多样性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统编教材阅读策略教学理念,借鉴丹·罗斯坦和鲁兹·桑塔纳的问题形成技能研究成果,教师设定使用阅读提问策略的目标,并基于文本设计一个问题焦点。问题焦点的形式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内容进行设置。

1.以“课题”为问题焦点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3课《小青蛙》,结合低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词语“青蛙”为问题焦点让学生大胆提问。该问题焦点的选择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去学会提问,进而懂得学会进行优质性提问。课题“青蛙”一词贴近生活,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可以进行有目的的提问。问题焦点“青蛙”鼓励学生并刺激出提问的新思路,例如:开放式问题“青蛙为什么会保护禾苗?”“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青蛙呢?”……学生在学会提问时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对课文的内容更深地理解,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以“关键词”为问题焦点

《树和喜鹊》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课文。以“孤单”一词为问题焦点。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理解“孤单”一词的意思,从中体会到有朋友就有快乐。根据一些问题提示语“谁、什么、原因和怎么样”学生能够準确的问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怎么样让树和喜鹊不会‘孤单’呢?”“树和喜鹊不再孤单了,他们最想做什么事情?”等等。学生能够把新旧知识相联系,从而将学习体验化为理解的过程。提问是元认知的关键,围绕问题焦点为词语“孤单”,学生还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3.以“图片”为问题焦点

在学习一下第八单元课文《白鹤》之前以文中的插图为问题焦点,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根据图片大胆提问:“为什么两只天鹅在天上飞,一只却在地上跑呢?”“白鹤要飞到哪里去?”……以一年2班为例,全班44位同学提出了100多个问题,而且问题都能围绕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自主发问,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初步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形象生动的图片能让低年级学生带着自主提出的问题到文本中寻找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问题焦点”适时性

在《通过有效提问来教授思维技能》一书中,弗朗西斯·亨金斯曾指出“当学生们被鼓励发展自身提问的技能时,当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对话机会就提出的问题和从信息中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时,他们就达到了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问题焦点的适时提出也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提高相应的阅读能力。

1.学文前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以课题为“问题焦点”,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妈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课前让学生提问激发了学生自主学文的兴趣,进而去阅读课文内容,在文中找寻答案时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习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追捧。

2.学文中

“问题焦点”也可以放在学文中进行,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中的插图作为“问题焦点”形式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前,根据图片让学生自主发问:“为什么葡萄会有那么多种颜色?”“葡萄沟的人们会怎样招待远方的客人呢?”等等,事实上学生在借助问题焦点提问时就已经能够将文段中的内容大致理解了,了解了葡萄沟的葡萄五光十色,维吾尔族老乡也是非常热情好客的。在学习课文时提出合适的“问题焦点”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恰到好处地化解了学生学习困境,理解重难点词句等等。

3.学文后

围绕着单元要素和教学重难点来设计“问题焦点”,并将其放置在学文之后不仅能起到复习课内知识的作用,也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学文之后以“蜘蛛开店”为问题焦点,激发学生提问:“蜘蛛还会开什么店呢?”“蜘蛛开店之后会遇到怎样有趣的事情呢?”等等,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续编故事的愿望,学生围绕“问题焦点”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所想,很好地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问题焦点”驱动阅读能力发展

在“问题焦点”的驱动下,学生的提问能力就像一块肌肉,一旦把它形成并投入使用,就会越用越强壮。学生对学习更充满了自信,对阅读更感兴趣了,尤其是平日比较内向、腼腆的学生变化更大,愿意参与到学习过程,愿意跟大家分享阅读中的感受。在期末的年段语文测评中,就阅读方面的评价,有参与过“问题焦点”练习的学生明显在得分率要高。

问题比其他语言更具有特殊影响力,而不同形式的“问题焦点”犹如根根灯丝,让低年级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去点亮心中的“灯泡”一样点亮阅读能力的“光芒”。

参考文献:

[1]《2011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作者[美]丹.罗斯坦,鲁兹·桑塔纳。

[3]《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作者:[美]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t Sattes著。

[4]《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作者:邵巧治。

[5]《通过有效提问来教授思维技能》,作者:弗朗西斯·亨金斯。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
依托文本情境 强化自我建构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