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

2020-09-10 07:25张秉蕙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摘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四川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于我国教育发展十分重要。通过研究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不仅能了解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详情,还能反映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四川民族地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正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它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空间,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衍生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移动教学。这种移动教学形式促进了教育方式的转变,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不仅便于师生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时间碎片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个性化,还有利于推动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

四川民族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唯一的羌族聚居地及第二大藏区聚居地,具有较强的民族区域代表性,其具有的教育特征能够代表西部民族地区。目前,移动互联网在四川民族地区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为转变当地教育现状带来新的机遇。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发展契机,实现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打造“智慧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民族地区也能同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增进教育公平福祉。研究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不仅能了解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详情,还能反映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对进一步开展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现状

(一)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多举并措,大力实施远程教育计划,不断加强四川民族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以凉山州为例,2013年,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中国移动凉山分公司与凉山州教育局共同投资3000余万元,合作搭建了“素质教育云平台”。目前,凉山州接近2000所学校已经实现了校园专网的接入,近30万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网络教育服务。2019年,联想集团在凉山州开展了“智慧教室”的公益活动,为凉山州宁南县的学校捐赠了大量的平板电脑,让凉山州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以移动终端为基础,以软件为媒介的学习模式。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优质学习资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便利,提升了凉山州的整体教育水平,推动了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二)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移动教学资源使用现状

信息化移动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多媒体材料、信息化教学系统、在线网络课程、数字化教材和课件等。目前,信息化移动教学资源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开发和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同时进行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教育。在甘孜州的双语教学中,甘孜州在双语多媒体设备、双语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和基础设备的支持下,打造了智慧云平台,并专门录制了双语教学的优质视频课件,制作了双语教材和读本,方便学生通过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开展了远程录播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

二是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促进智慧校园建设已在四川民族地区取得了初步成效。如:2019年,凉山地区启动了中国联通“爱心筑梦”公益计划,这是由四川省教育基金会与四川联通合作开展的公益活动,据统计,该活动共计投入6600余万元,通过赠予学生会员季卡、线上学习卡等,让学生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学习在线课程,接触到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凉山州的学生提供家庭式专家辅导服务,让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

(三)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人才资源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动力,更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四川民族地区培养或引进优质信息化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信息化人才资源不仅包括信息化教师,同时也包括信息化基础设备的管理维护人员。这二者都是四川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缺一不可的人才资源。

为推动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及三州各级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信息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如四川省教育厅于2013年与甘孜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甘孜州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甘孜州组建了远程网络教师培训队伍,通过进行远程网络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数字化素质,切实改善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从源头上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此外,华中师范大学已经与凉山州建立了全面教育合作协议,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华中师范大学为昭觉县的骨干教师建立了教师培训基地,不仅开展面对面的实体培训,同时也实施了线上的网络数字化培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使用给予具体的指导,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

三、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移动学习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87%的地区依然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基础设施老旧这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川民族地区部分学校引入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就整体而言,四川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备仍处在较低水平,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室、移动终端在线学习平台等配备齐全的学校仍是少数,绝大多数学校仍缺乏信息化设备,难以满足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无法创造出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影响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

第三,信息化基础设施老旧、更新换代不及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因此需要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和长久性的设备保障措施。经调研发现,四川民族地区获得的资金投入往往是一次性的拨款,很少有持续性的资金支持,这使得信息化基础设施难以及时更新换代。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维护措施,导致部分信息化基础设施老旧速度加快。在拥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教学点中,28%的基础设备已经老化到无法使用的程度,甚至无法连上移动互联网,40%的基础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老旧的基础设施不仅影响移动互联网优势的发挥,也对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缺少丰富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

目前四川民族地区在共享移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资源开发滞后,内容单一。四川民族地区近几年才开始引入互联网教育,由于引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较为滞后,课程资源还不够丰富。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成都七中的共享课堂、智慧教育云平台、学前学普APP等,来源渠道比较有限,课程种类较少,尤其缺乏拓展性的课程,因此难以满足学生通过移动网络学习课余知识、发展兴趣学科、完善知识结构等的需求。

第二,课程资源更新缓慢,质量不一。调研发现,四川民族地区现有的移动学习资源多是依赖于发达地区共享教学资源,而当地教师自行录制视频、制作课件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十分少,因此更新十分缓慢。此外,由于通过互联网平台上传资源的门槛较低,导致平台资源质量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选择学习资源的难度,减缓了学生的学习进度。

第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库相对匮乏。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集合、存储各类教学素材、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网络系统。目前,四川民族地区85%的学校并未建立教学资源库,且其中的大多数学校也未与发达地区的学校建立校际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库。在少数建立教学资源库或网络教学平台的地区中,其普及速度也十分缓慢。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有待提升

具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是教师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需要用到不同的移动设备或移动终端软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移动终端的使用办法,学会处理音频、网页、文本等资源。调查发现,四川民族地区多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还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方面。调查发现,四川民族地区的许多教师在资源较为有限的情况下都难以对资源进行准确筛选和系统梳理,无法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明显不足。导致这一能力不足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首先是由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的意识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优势和重要性,忽略了移动互联网上共享的海量资源,缺乏整合资源的意识。其次是由于教师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因此在面对网络上的海量资源时无从下手,不知应当如何整合资源以及利用现有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四、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四川民族地区移动学习环境

第一,完善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可加强四川民族地区学校的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室、虚拟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的建设,满足信息化教学过程对硬件设施的需求;同时,建立移动网络教学平台、移动电子图书馆等软件,满足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在数据、资源等方面的需求。其次,应加强四川民族地区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网络全面覆盖,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各校可在校园内建立校园网,在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方面都可以应用移动互联网,从而优化四川民族地区的移动学习环境,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四川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二,保证移动终端设备的定期更新。由于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学校很难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颁布政策或鼓励企业投资等形式,为四川民族地区的学校带来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并在资金分配上有针对性地予以各校资金补助,帮助各校实现移動终端设备的配备与更新,满足四川民族地区的学生对于信息化资源的学习需求。

(二)推进四川民族地区优质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

第一,增强四川民族地区移动教学资源同教学实践的匹配度。在加快四川民族地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进程中,不仅要推进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同时还要确保移动教学资源同教学实践之间的匹配度。在教学过程中,四川民族地区的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与移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使二者协调统一。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结合教学要求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来使用移动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式,并在移动教学资源的使用中不断与教学实践进行适配性调整,使移动教学资源同教学实践实现最大程度的匹配。

第二,建立四川民族地区移动教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四川民族地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多方支持。政府可引导学校、企业、社会等达成多方合作,并给予政策性支持和财政补助,推动形成四川民族地区移动教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四川民族地区的政府可通过政策来鼓励和激励学校进行移动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同时增加信息化优秀人才的引进;企业可以通过投入资金给学校,或投资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等来支持移动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可以借助多媒体宣传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引起四川民族地区各学校对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关注,鼓励四川民族地区各学校对移动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与运用,实现移动教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四川民族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能力

第一,树立四川民族地区教师的智慧教育理念。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会对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四川民族地区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转变因循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智慧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和利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同时带动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此外,该地区的学校可以出台与移动互联网教学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宣传和鼓励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知识,还可通过举办信息化课堂竞赛、论文竞赛等活动,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教学的相关技能。

第二,组织开展移动互联网下的四川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四川民族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除了教师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外,还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教学的信息化能力。四川民族地区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移动互联网下的教学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信息化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使用等理論与实践知识,帮助教师定期学习新的信息化教学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移动信息化技术,并在培训结束后对教师进行考核,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培训成效与培训中的不足,同时方便学校知晓教师的培训效果并分析培训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建立起四川民族地区师资培训长效机制。 此外,四川民族地区各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开设慕课、微课等,定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更新授课资源,参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还可以在各学校间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鼓励教师之间就信息化方面的内容相互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1]刘邦奇.为学习服务:“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观念、模式及实现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7(08):39-45+80.

[2]张楚.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的困境[J].传播力研究,2017,1(06):210-211.

[3]卢紫晗,王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10):52-54.

[4]廖达炎.试论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着力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23-24.

[5]王玉龙,蒋家傅.智慧教育:概念特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10-13.

[6]张秀萍,庄严.移动互联网下在线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2):94-97.

作者简介:

张秉蕙(1996-),女,广西南宁人,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基金项目:此文章为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硕士一般项目(编号:CX2019SP11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
微信在金融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特点及问题分析
分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模式及其影响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微美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