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扩招生源培养质量途径研究

2020-09-10 07:25郭夫兵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应对措施人才培养

摘要:高职扩招是国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扩招生源的多元化、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对教育及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扩招后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从立德树人、分类分层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扩招后高职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扩招;人才培养;应对措施

一、高职扩招实施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就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高职扩招重点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是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对稳定就业形势、厚植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扩招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由于扩招生源在年龄、学历、学习能力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征,在成长经历、社会角色等多方面与以往正常招生的大学生存在差异,不能用传统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扩招人数的急剧增加,高职院校面临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师资、教学场所、教学活动场地及学生宿舍等资源短期内难以满足需求。[1]

三、高职扩招人才培养应对措施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扩招教育的重要要求,扩招生源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对高职院校现有师资力量、教学方式、评价机制、课程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

(一)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

结合扩招生源的经历特点,构建育人新模式。一方面,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将最优质的资源配置给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选择的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素质结构,坚持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政治素养、人格素养一体化发展,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将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到一起。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育人者”,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干部等多个岗位的育人要素,将育人职能贯穿其工作始终。“全程育人”,要求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阶段,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育人”,要求推进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向各学科有机渗透,建立网上网下互动的工作格局,推进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育人,达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3]

(二)实施分类分层培养

由于高职生源多元化,不同类型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目标不同,需要分类分层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在分类分层教育中,贯彻落实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按全日制和弹性学制两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的职业群体,不同的学历结构,不同的生活经历,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实施教学。[4]

1、教学模式多元化

扩招生源由于年龄、生活压力等多重客观因素所限,不可能全日制在校上课,可以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打破传统学期界限,灵活编制教学计划并实施,利用周末、节假日、晚上等时间学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社区学区”、“企业学区”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就近实施集中教学。扩招生源学习目标明确,能力基础不同,需要针对同一专业不同生源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由于扩招生源主要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虽然可以缓解“工学矛盾”,但对于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需要辅以一定比例的面授教学,根据扩招生的时间安排实训。培养学生使用各类移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制定“课证融通”方案,重塑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实施弹性学制

社会考生来源复杂,许多人已经有工作,不可能像传统全日制学生一样,有固定、充裕的学习时间,他们要在处理好家庭、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学习[5]。考虑到扩招生源的实际需求,需要选择弹性学制。弹性学制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演进而至,是学分制的另类发展和表现,它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时间的伸缩性。这种制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学习节奏来选择学习年限,给学生以较大的学习自主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日制学制一般为3年,而弹性学制每个省的规定不同,一般为3-8年,高职学院应考虑扩招生源的实际求学困难,进一步放宽最长学习年限限制。

(三)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扩招生源数量急剧扩大,现有的专任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扩招后的教育教学需求。教师是高职人才质量培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保证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教师数量的问题,可以通过正常引进高层次人才从事教学任务或到相关的企业中引入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解决师资的急缺现状,加快补齐教师缺口。其次高职院校还要解决教师教学能力如何与多元化、差异化的学生相匹配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利用假期将教师送到企业顶岗实践学习,以便及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流程等,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把在企业顶岗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另一方面组建由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教学创新团队,建立導师制、师徒制,强化个性化教学,支持团队针对高职扩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究解决教育教学新情况、新问题。

(四)学生教育管理

根据扩招生源的特点和培养模式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办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辅导员,为扩招生源配备有一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辅导员必须要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学生政治上的旗帜、学业上的导师、品行上的典范、情感的朋友。学生干部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辅导员要尽心尽力地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及时进行考核,使其发挥表率作用。教师要加强与学生联系,成为学生能够交心的朋友,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学习,主动进行自我管理与服务。依托“互联网 +”教育阵地,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得学生管理更具效率。[6]

(五)教学资源建设

生源类型的多样性亟需高职院校需要加快课程资源建设,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不同生源、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方式需求,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效性。[7]

1、建设立体化教材

开发适用于不同生源类型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材单元,以“任务驱动”设计实践项目,强化工作实践和应用能力,坚持从实际中来到课堂中去,从实践中来到理论中去,设计适合多元化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案。教材要制定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内容,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包括:微视频、动画、试题库、案例库等资源,以纸质、电子介质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展现,给学生立体化辅导,强调学习者的多边互动和多种学习方式共存发展,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每3年修订一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

2、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自主地根据自身的实际对学习内容进行筛选,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打破空间上的限制,进行“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相互探讨,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并形成更佳的教与学结构,促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而得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建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开发一站登录式的手机端学习平台,将全部课程及线上资源都接入一站式平台,学生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所有线上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习进程性考核及评价。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于教学过程的路径、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着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

(六)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针对扩招生源不同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采取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扩招学生培养质量监测平台,采集扩招生源学习过程数据,开展教学分析与过程性评价,根据反馈实时诊断、及时改进。

推广“1 + X”证书制度,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定学习成果认定与学分转换的标准与方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经科学评估可记入本人学业学分,并可调整有关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七)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根据生源类型变化、扩招专业、扩招学生数量、分类教学和分类管理等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办学条件改善计划,重点做好教室、教学点、实习实训基地、餐厅、宿舍、教职工、教材与教学资源的充实完善。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开发完善适应不同类型生源学习需要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为分类教学、分类管理服务提供便捷灵活的数字化基础条件。

四、结论

高职扩招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由于高职扩招生源的多样化等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定位,重视培养方式上的科学性、多样性、有效性。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做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实际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使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雷 鹏浅析高职院校在高职扩招中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课程◆经验◆反思:142-143.

[2]杨 清,孙百鸣,胡志博.高职百万扩招后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黑龙江科学.2020,11(15):50-51.

[3]坚持立德树人 实现“三全育人”熊晓梅   来源:光明日报

[4]李传伟.质量型扩招的分类分层培养途径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67-72.

[5]汪青青.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现状分析与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9):12-16.

[6]“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研究[J].学术论坛:12-16.

[7]龚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中国[J].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45-46

作者简介:

郭夫兵(1970-),男,江蘇徐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应对措施人才培养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