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问题情境教学的三次打磨

2020-09-10 07:22袁丽华
高考·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政治

袁丽华

摘 要:真实问题情境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的题中之义。要开展中学政治课真实问题情境教学,需经历三次重要的打磨:设定情境主线、设计具体情境、矫正教学细节。

关键词:中学政治;真实问题情境教学;打磨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的落地,一线高中政治教师对议题式教学、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设展开了有益探索。但不论哪种模式,情境创设仍然是一个重要环节。要克服假大空的情境设计,开展真实问题情境探究绝非易事,从主线设定、到情境创设、再到教学实施,至少需要经历三次打磨才能真正完成。

一、第一次打磨:抓住重点,设定情境主线

对于真实问题情境教学来说,情境主线的设定是关键。情境主线的设定不仅取决于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也取决于与时代背景的契合度,还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程度。

1.要考虑情境主线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

比如在着手进行“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时,笔者首先考虑的是本框内容核心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内涵、核心脉络清晰,且侧重于确定的陈述型知识: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中华民族之魂。这个框题就教学内容而言不需要创设过于复杂的结构不良情境,需要的是以一条情境主线相串联,把核心内容加以简单的情境验证即可。

2.要考虑情境主线与时代背景的契合度。

在时政热点的选择过程中,曾考虑过建国70周年国庆花车游行“中华文化”方阵,但总觉得不够直接,不够贴切。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但中华民族精并不能涵盖中华文化的全貌。最终舍弃。之后还考虑过《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快闪活动,确实振奋人心,甚至本校师生也拍摄过相关视频,但是总觉得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不足以串起主线,比较适合在课堂的结尾进行升华。

3.要考虑情境主线与学生认知的匹配度。

一线中学政治教师总是在教学设计中不断面临从宏观层面聚焦还是从微观层面切入的困境。要破解这一困境,不仅需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还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认知经验。即使同课异构,同样的知识点,每个人的课堂都是鲜活和鲜明的。这是因为每个教师的气质、爱好、教学风格是不同的;每位学生的认知是不一的。经过几轮考量,最终考虑自己的经历,结合学生的经验选定了“爱国”这条情境主线,选取了当下火遍朋友圈的、学生熟悉的“我们都有一个爱豆名字叫“阿中”的情境事例把第一篇章:寻中华民族之魂和第二篇章:探民族精神之义和第三篇章:扬爱国主义之旗相串联。

二、第二次打磨:突出亮点,串联具体情境

1.充分挖掘导入素材。

良好的开篇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发掘导入素材,使之与下面的篇章无缝对接,才能呈现良好课堂效果。在本课的开篇,选取了《“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之魂》这一段契合主题的视频。在承接第一篇章:寻中华民族之魂时,设计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一首小诗,给出实例,第一问让学生续写代表中国脊梁的人物,接着第二问让学生概括这些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特质?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导入视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续写小诗有重复和脱节的地方,所以进行了修改,以保持课堂节奏的流畅度。在播放导入视频之后,随即给了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按小组派代表上黑板按古代-近代-现代的顺序写下他们组认为可以代表中国脊梁的人物,并请代表选出他们组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并说明理由。在各组代表阐述的理由中抽丝剥茧,引导学生理解各个人物背后体现的民族气节,蕴藏的民族精神。

2.优化选择情境素材。

在情境主线确定之后,筛选、鉴别情境素材的工作依然艰巨。在第二篇章:探民族精神之义的情境材料的选择上,也是几番思量。时间走向2000年以后,阿中是最棒的阿中。蛟龙下海,玉兔探月;复兴飞驰,天眼问世;北斗组网,悟空升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例和人物何止一个?如何取舍?科技越先进,理解起来越抽象。最终,选定了离学生认知最近的,学生最易懂的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林鸣的事迹。在剖析了林鸣的话语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以及背后指向的核心:爱国主义。

3.精心设计探究素材。

现阶段政治课堂即使不是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模式,一般也会采用开放式开放式探究的形式。在设计第三篇章:扬爱国主义之旗的过程中,曾想采用“爱国,应该重于心还是重于行?”的辩题。但深入思考之后觉得爱国应当知于心、见于行,知行合一。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辩题,选择了更为开放的探究:我们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候,就是遇见他。是他呀,让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家。阿中啊,你向前走,莫回头,真爱粉丝十四亿,人人都在你身后。什么都无法阻挡我们追随阿中的脚步。请问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应当如何追随阿中的脚步?这个探究,看似平淡,但却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表达最真实的自己,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

三、第三次打磨:反馈学情,矫正教学细节

教学设计再完美,没有经历课堂试教也是没有灵魂的;教师准备再充分,没有经历课堂试教也是忐忑的。在课堂试教过程中,反馈学情,暴露问题,以便于教师及时进行调整。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教师成长比不可少的环节。

1、专业与跨界。

鉴于政治学科的时效性,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需要有时时把控时政热点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加深对国家社会的关注,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是本节课“合格”的必备要素。但是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政治教师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博古通今、知史明鉴。在《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开篇:《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之魂》视频中,在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线串联下,需要学生举例并交流他认为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脊梁”的人物并闡述理由。在学生交流后需要教师点拨,在此之前教师必须做足功课,了解这些代表人物的历史背景、标志事件和历史评价,最终根据其影响力判断学生的观点是否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若教师在课前准备不足,课堂上就有可能陷入被动之地。21世纪,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要想在课堂上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政治教师必须处理好专业与跨界的关系。

2、归纳与演绎。

在本课的设计与试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第一次试教课堂略显沉默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恰当处理好归纳和演绎的关系。通看一稿,我发现我的问题设置更多地指向让学生来归纳。第一篇章:“寻中华民族之魂”中:这些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特质?第二篇章:“探民族精神之义”中,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从精神层面来说靠的是什么?在课后预习不充分、课堂铺垫不足、或者提问指向不明的情况下,与学生认知不能有效快速对接,易出现冷场。所以在二稿中,我适当调整了归纳与演绎的比例,在第一篇章先让学生列举、筛选代表中华民族脊梁的人物,并让学生阐述理由,充分利用好演绎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第二篇章中,就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的事迹让学生充分讨论,利用好归纳法,抽丝剥茧得出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并在身临其境的细节感受中自然地指出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3、预设与生成。

以往传统的情境教学法能较好地落实串联知识,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兴趣,让政治课堂变动更加生动和活泼。但是始终存在一个通病:预设性过强。有时候,材料的选择过于刻意,勉强一境到底,妨碍课程内在逻辑的生成。在本课一稿试教过程中,我反思课堂效果不如预期的原因:导入材料运用不充分,学生讨论思考时间不够导致冷场;第二篇章,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时,学生寥寥数语,无话可说是因为给出的材料细节不够充分,不足以激发学生思维;面对学生的临场反应教师准备不足,反应偏慢。学生冷场,教师可以耐心追问,或者换人回答,或者小组讨论。课堂最大的教学机智应当是:随机应变。牢记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耐心倾听,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越是质朴的,才越有力量;越是真实的,才越显动人。中学政治真实问题情境探究能被广泛运用,究其原因,就在于通过真题问题情境的设定,让学生直面生活,感受变化,在深入理解中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共鸣,对我们的时代自然而然地生出自豪感和包容之心。

猜你喜欢
中学政治
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中学政治教学浅议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中学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政治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打造有效课堂
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学的新思路探析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