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2020-09-10 07:22吕诗颖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吕诗颖

摘要:大学英语不仅培养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更要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以《成长英语》教材为具体案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政改革进入探索。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一、文化自信培养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以来确定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兴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有着授课时长长,授课人数覆盖所有学生的特点,加上本身具备的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天然具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目前,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那么《大学英语》应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文化自信包含哪些方法的自信?本文将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采用的教材《成长英语》为例,探讨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其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首先文化自信包含我们五千年来积攒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愚公移山”无畏的奋斗精神,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伟大气概;后有井冈山革命精神,长征吃苦耐劳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传承,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精神世界。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凝聚民族的力量,产生巨大的合力效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包含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国今天形成的社会治理体制是在人民奋战的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完善,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是符合全国人民的诉求,顺应历史发展的结果。只有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凝练。文化自信是在全民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的实践活动和文化发展中。归根结底,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三、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英语》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是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文化自信从以下三个方面融入:1.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2. 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让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选取教材《成长英语》部分章节内容具体介绍如何在《大学英语》中融入文化自信。

在第一章《A New Life, A New Beginning》(新的生活,新的开始),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决定上大学这个话题。引入周恩来的名句:“为中国崛起而读书”和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的寄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的情怀。在学到major(专业)这个单词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英语准确介绍我们的大学以及所学专业,培养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第二章《Well Begun,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讲到学生到大学开始习惯独立学习和生活时,将独立(independently)引申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独立,以及社会主义优越性上,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在第三章节对话中,谈到加入拉拉队的话题,利用句型学习You are accepted as a member of …(你被吸纳为一名。。。),引导学生畅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美好的愿景,鼓励学生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单元的阅读文章《成功就在下一个转角处》,课前运用腾讯课堂等线上工具将红军长征故事英文版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文章,学习红军长征坚定的信念,百折不饶的精神。在四单元Delicious Food, Tasteful Experience中,引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八大菜系的介绍。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探討东方饮食智慧,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自信。通过布置视频作业《用英语教会外国人用筷子》,引导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在第五单元讲购物的章节中,通过现在火热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我国的快速物流,发达的商贸流通,华为的5G技术等,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坚定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技强国之路。在第六单元讲阅读的章节,通过介绍《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引导学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解决问题。第八单元讲节日的部分,将学生以小组为单元提前准备ppt,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习俗等,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对比书上介绍的西方的万圣节,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了解到这些文化才是中华子孙的根,是我们的精神文明的底蕴,培养学生宏达的家国情怀。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里文化自信元素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挖掘实践。利用该课程富含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对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及理论的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艾宏伟,文化自信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J].教育与职业,2020(06):97-101.

[2]汪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的探讨[J].校园英语,2020(05):35-37.

[3]陈云涛. 逻辑与特质:高职教育文化自信探析[J],职教论坛,2019(04):2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XJKTYB3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