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各成长阶段支持策略研究

2020-09-10 08:26邱娜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科研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摘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是民办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的关键,本研究从青年的教师教科研工作成长的六个阶段:任务期、探索期、写作期、兴奋期、焦虑期和稳定期,分别给予不同指导策略,快速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竞争。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

一、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崛起。根据2020年6月30日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民办高校名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高校773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5%,说明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占很大比例,有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率在70%以上,提高民办高校教科研能力主要就是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办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特色进行教学改革和预测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深入研究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专业特色、学生特点、管理难易点等等,对民办高校教科研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总结、研究,制定出适合民办高校发展政策,提出适合民办高校发展的教学改革措施,总结出符合民办高校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助力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为民办高校的各项工作推进、改革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现状分析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现状调研可以看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普遍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

民办高校缺乏相应教科研环境,青年教师教科研认知不足。民办高校是最近一二十年刚刚兴起,直至现在还处在规模发展期,学校招聘的青年教师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每位老师安排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年轻老师疲于应付教学,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科研工作;民办高校领导在学校扩张时期,更多地的是关心正常的学生管理和教学,而没有过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教科研工作;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教科研不了解,即使有的青年教师想做教科研而不知从何入手,对教科研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民办高校教师缺乏教科研意识,没有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对于学校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教科研缺乏热情,积极性不高。

民办高校教师科研立项难,教科研水平低,成果转化少。受到办学体制的影响,民办高校获准立项相对于公办院校难度大,即使获得立项,大多数为自筹项目,经费由学校来承担;民办高校办学本来就没有国家经费的支持,资金紧张,即使民办高校领导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很难做到跟公办高校一样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教科研工作;目前民办高校教科研普遍存在立项多、成果转化率低、低层次和重复性课题多等问题,青年教师在经过多次失败后丧失信心,导致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的推进难度大。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成长阶段及支持策略研究

民办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灵活的制度形式,青年教师有活力、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鲜事务等特点,对青年教师从入职开始,为其教科研做好规划根据每一个阶段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促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教科研快速成长。

(一)任务期:通过强制性的任务布置把青年教师带入教科研领域

民办高校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基本功培训的同时,把教科研内容融入培训其中,让他们了解教科研的重要性、对自身和学校发展的意义,为青年教师树立教科研意识,增强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阶段的青年教师对教科研只是初步的了解,学院培训者分析每个青年教师的特长,根据其专业和经历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制定小组研究任务,初步确立研究领域和大体的研究方向,并进行该领域文献资料的查找、分类、汇总,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优势和不足,还有哪些方面可以继续研究,哪些方面研究不足,哪些方面我们可以有突破或者新的见解,并为青年教师制定具体任务,每个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文献研究,结合自己民办高校工作经验,撰写1-3篇研究论文并公开发表,锻炼青年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

(二)探索期:精品专业阅读、文献查询和具体工作相结合确定教科研切入点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根据自己撰写的论文和前期的文献资料研究情况,发现民办高校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哪些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深入分析研究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工作中可研究的切入点。通过阅读学校推荐优质精品专业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再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三)寫作期:找出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和转化价值等

教师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大文献资料的查找范围,与自己研究相关领域的资料进行更加详细认真的分析总结,寻找出有帮助的资料;青年教师要用研究的眼光对待自己的工作和校园生活,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之下的本质原理,发现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整理成研究申请,再让学校科研处聘请专家进行审核,以确定该课题具有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并对申请提出意见和建议,青年教师根据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初步实践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整改,认真撰写各项研究申请报告,得出自己要研究问题,研究方法、重难点、突破点和创新点等,完成自己的首个教科研。

(四)兴奋期:民办高校领导对青年教师的教科研给予精神和物质激励

随着课题立项成功、论文的公开发表、专利的审批通过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辛苦付出获得回报——自己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国家、学校各项科研奖励,这些都带给青年教师成功的喜悦和莫大的鼓舞。民办高校领导应该运用自己灵活的制度优势,加大精神和物质奖励,增强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的信心和决心,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不断刻苦钻研,扩大研究领域和范围,在教科研方面不断进取,取得更高层次的教科研成果。

(五)焦虑期:专家指导带领青年教师在教科研之路上砥砺前行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多次投稿没有收到用稿通知、递交专利或者课题申请后,都没有审核通过,反复多次后,青年教师可能对自己的教科研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适合做教科研工作。作为民办高校领导,在青年教师申请课题、专利申请时,要请教科研比较好的中老年教师予以指导,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校外专家给予专业培训指导,并根据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给予修改意见和建议,提高投中率。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研究,校领导出面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挂职实践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验实训能力,从而提高应用研究能力。对于退回的论文、课题申请、专利申请进行反思总结,在此基础上找出新的研究突破点,青年教师在教科研之路上砥砺前行,迂回曲折中取得成功。

(六)稳定期:在完整认知教科研基础上独自开展研究工作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经过焦虑期的反败为胜,兴奋期的成果巩固,几经反复磨炼之后,对高校教科研有了完整的认知,能客观认知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明确了自己的教科研方向,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各项教科研工作,完成教科研的蜕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柳清秀,辛旗,张朗,袁芬.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的指导路径与方法探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2):139-142.

[2]罗雪,赵芳芳.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19(09):66.

作者简介:

邱娜(1976— 11),女,山东潍坊高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工商管理。

本文系山东省民办教育协会2020年度科研课题《山东民办高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MJ20202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科研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