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G时代出版业该作何抉择?

2020-09-10 08:25吕燚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出版业图书时代

吕燚

摘要:对于出版业而言,5G技术的市场化不仅仅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带来挑战。5G技术的推动作用,将从图书内容、编辑加工、宣传推广等方面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信息碎片化,用户体验高标准化。出版业应抓住5G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模式,生产出更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

关键词:5G时代;出版方向;用户服务;资源共享

2019年2月24日,华为发布新一代5G手机,赚足眼球;前不久,全球首个5G火车站在上海虹桥启动建设,计划年内完成5G网络深度覆盖。2019年下半年,5G手机、5G平板电脑将投放市场。在用户对5G概念充满未知和期待之时,各行各业已经在其影响下悄然生变。5G时代相比于以往的移动通信时代,具有高速度、低时延、万物互联、泛在网等特点和优势。作为内容生产源头,出版业在5G技术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身处这场技术3.0革命之中,或隔岸观火审慎进入,或积极拥抱大胆参与,出版业该作何抉择?

一、AR产品聚合内容资源,为构建5G商业模式“打地基”

5G带来了万物皆媒介的变革,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作为互联网的接口,融入虚拟世界之中。第五代通信系统(5G)有三个主要特点——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时延。超高的速率支持高速的上传下载,而低时延则会让信号传递的时差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都会发生巨大改变:信息内容无处不在,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极速传递,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在5G时代的传媒应用场景之下,AR、VR、超高清影视将是未来用户获取内容的主要途径。

事实上,AR、VR、3D等技术已经在出版领域实现了探索性应用,比如不少出版社推出了与自家出版定位相一致的AR图书产品,为构建5G时代下全新的融媒体开放性商业模式打好了“地基”。

如天津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就在同名动漫图书《黄帝史诗之六部》等项目中使用了AR技术,读者通过移动客户端下载,打开手机扫一扫功能,扫描书中任意一张图片,就能在手机页面上看到对应的动画片片段,享受视频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体验。

济南出版社在《魔法学院系列——AR神奇绘本》中融入3D动画、单词发音、互动游戏等多种功能,用手机终端设备扫一扫,即可将孩子的涂鸦绘画作品变成跃然纸上的3D动画。济南社正在进行的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数字博物馆》《济南市工业遗产抢救工程影像志》等数字化工程,除了借助图片、文字、音视频、动漫等媒体手段外,还融合了3D实景还原数字技术,对已经散佚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抢救。

在教育领域,AR技术与出版的结合也愈发紧密。海豚传媒成立了AR项目组,实现出版内容与AR/VR技术、音频、视频的融合,以提供精准服务、增强读者黏性为目的,开发融合出版内容与服务方案于一体的教育类APP。前不久,牛津大学出版社和梦想人国际签署协议,后者将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教学设计和创新需求,为其提供具有延展性的AR出版工具——SnapLearn。牛津大学出版社将在其课程中引入3D模型等全新的内容体验,学习者仅需扫描手中的书本,就可以让页面变得“活起来”,由此获得全新的交互式数字媒体体验。

可以看到,AR技术将纸质书、音视频、超链接、4D媒体、社交媒体等形态聚合到同一阅读工具和平台上,为内容输出单位塑造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归根结底,AR是一项识图技术”,5G时代的到来将使视频的传播速度更快、图像更清晰;文字的信息传播将大量被视频取代,纯文字的出版将会受到冲击。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信息随心所欲,万物触手可及,出版方原有的独家内容资源优势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选题计划将从原有的“读者地位”,转向大数据指导下的“个性化定制”,内容为王的传统出版或将转向服务为王、IP为王的新型出版业态。因此当下的出版人必然有危机意识、前瞻意识和优化升级意识。

二、掌握内容增量优势,真正实现用户服务

从近两年知识付费浪潮席卷出版市场来看,出版人早已看到了传统出版在互联网时代所展现出的弊端,深知如果只是制造文字,不懂得内容和产品的运营推广,不关注如何使流量变成效益,就很难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7990亿元,增长34.6%。2019年,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会推出5G手机。有业内人士预测,5G网络下的流量争夺战已经开始,包括影视公司在内的内容生产商都需要抓住受众的需求,正如肖丽媛所说:“不管你接受或不接受,5G就在那里。”

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曾在题为《5G时代出版业发展前景思考》的演讲中指出,5G的高速率会使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的结合更加紧密。他用4个“更加”来形容5G时代下的内容产业——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内容将更加泛在化、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知识服务将更加多元化。

然而一直以来,作为内容最大源头的出版社往往缺乏融合发展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值得关注的是,5G技术铺开带来的内容泛在化将瓦解“内容为王”的提法,传统出版一直以来积累的内容优势不在后,到底什么才是最应该掌握在手中的资源?

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高层论坛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总裁鲍洪俊在“迈向万物互联5G时代的出版3.0模式”主题演讲中表示,5G时代下,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核心是“内容与用户”勾兑——随时检索、随时呈现、随时在场、随时生产、随时分享。在5G即将进入商用的“硬件背景”条件下,以万物互联的多屏幕、融媒体为特征,通过已经比较成熟的新媒体矩阵建设,创新出版产品,通过内容,实现和千千万万个用户的勾链。

传统出版的选题模式是以编辑为主导,在知识付费席卷出版市场的当下,这种主导已经逐渐被弱化,但市场仍然模糊,图书内容没有与市场实现更有效的“磨合”。5G时代,信息共享性增强,千禧世代成为阅读主力,阅读方式从线下转向线上,付费方式从购买图书变为愿意为数字资源付费,内容需求更加多元化。“未来,如果出版内容不能以这部分用户需求为导向,就说明你不具备出版的核心要素了。”肖丽媛的这段话与鲍洪俊的“内容与用户勾兑”的观点不谋而合。

济南出版社近年来在全媒体出版和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成绩颇佳。据济南社总工程师张承军介绍,该社通过对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多媒体立体化包装,达到“一个内容,多个出口,一次产出,多次产入”的目的,实现内容资源的最大化增值。5G商用后,出版社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图书生产企业,而将转型为以知识内容的生产、发行、推介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企业。5G带来的带宽增速,势必在移动端阅读中多媒体形态内容出现大幅度需求。另外,在线阅读和在线知识服务模式会大幅度提升。基于此,版权保护也会因在线校验手段的提速而出现可能。由此带来的付费额度及总量将会翻番。

5G时代,出版单位应当从重视内容的“内容为王”思维向重视信息智能匹配的“信息服务为王”转变,把读者视为共同创新的伙伴,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讀者体验为核心,从而实现定产定销。万物皆媒的时代,各种物品都可以被赋予内容,都可以被开发成为传播渠道,信息内容的传播将更加广泛。信息传播的垂直性也将深入发展,信息内容与渠道的匹配度会提高,内容分发将更加具有针对性,信息传播更加精准化。

三、借助5G的物联网支撑属性,推进国际化标准全产业链应用

5G技术全面应用后,出版业最应该掌握的技能一方面是如何取得IP的内容增量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借助5G的物联网支撑属性,在图书出版的全流程领域实现将每册图书根据ISLI标准及CNONIX标准予以有效应用于生产、流通、营销、运维的各个环节。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ISLI这个中国唯一的国际标准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常实施和运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借助于赋码和代码管理系统平台记录、分析、应用图书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全流程信息。

根据ISLI标准及CNONIX标准研发的赋码平台,出版商可以就基础信息、图书产品核心信息、图书生产印务信息、流通领域分解信息及末端需求信息等生成关联标识符及内容录入、识别、数据检索及统计分析系统展开研发。围绕该系统,可进一步研发技术平台软件、生产加工管理软件、可变数据标识符生产软件及关联硬件、物流、仓储、营销各分平台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实时反馈、统计和分析。通过5G的物联网强关联支撑属性,基于ISLI标准的内容授权机制将促进新闻出版业主体提高对信息内容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对信息内容产品生产及运营过程中的掌控力。同时还将助力内容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也将有力地疏通信息内容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产业链通道,使产业格局与业态渐趋合理、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共享资源平台,全新打造新型服务模式

5G技术的特点不仅仅是高速度,速度只是个表象,其背后是强大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的提升必然是数据容量、智能水平、数据抓取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由于运算速度加快和信息捕捉精准,各大平台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轻松获取个体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需求,以更加精准地向用户提供文化服务。

目前,每个出版企业结合自身内容资源都或多或少制作了3D模型或VR内容,通过共享平台,出版企业间可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例如书中描述的同一地区信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出版社在策划时可访问平台上的全景地图查看。后期,出版企业可根据平台的营收来进行利润分成。除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查询,这就是资源共享为出版企业整体运作和管理带来的便利。

打造书店VR平台也是全新的服务模式。全国书店的全景实时影像可随时通过平台传递给读者,读者可身临其境般参加书店的读书会等文化活动。同时,在此平台上,无论走到哪里,读者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只需要通过浏览器就能查看附近的书店信息,并看到书店的实时画面。借助5G先进技术,出版行业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读者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随着互联网对出版行业的变革加速,相信在5G时代,出版企业将不再受制于技术壁垒,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服务技术支持下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模式,生产出更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个性化、定制化的融媒体开放型内容产品。而需要认清的是,无论技术如何更新,出版的根基和最大的优势仍然是内容,依托于优秀的内容基础,在文化产品、行业标准、管理模式上实现增值和优化,是出版业在现代新型技术环境之下需要坚守的“初心”。

参考文献:

[1].冯宏声.《5G时代出版业发展前景思考》.演讲稿

[2].鲍洪俊.“迈向万物互联5G时代的出版3.0模式.演讲稿

猜你喜欢
出版业图书时代
班里有个图书角
曙光初现了,出版业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e时代
e时代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e时代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调研座谈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