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

2020-09-10 08:55尹政梁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文化产业

尹政梁

摘要: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是把文化仅仅作为一种实现经济与外交目的的此等手段来对待,而是更加注重主流文化自身的积极建构,更加注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以此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

一、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解析

什么是软实力?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在他的著作《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的前言中,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明确定义为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约瑟夫教授把国家的软实力归于三种主要资源:其一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是能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其三是能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

所谓文化软实力,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在《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四——文化软实力 》中指出,文化软实力即是文化创生力;完整地表述,文化软实力即是文化的凝摄自固力、竞争力、传创力和感召力的整合表达,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者,都产生实实在在的改变性影响,所以,文化软实力可以看作是人在创造生存的过程中改变自己或他者的实在影响力。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分析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是在政治文化领域体现国家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二,是在传统文化领域代表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其三,是在公共文化领域引领行业发展、体现国家指导方针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质量体系与评价标准;其四,是在主流文化领域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国家、民族形象的艺术作品;其五,是在流行文化领域具有普遍社会反响和市场效应的娱乐性、大众性文化产品。

国家文化软实力实际上是一种内蕴文明张力的健康活泼的文化状态,所以,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一种完整的文化所必须构成的全部要素,其构成要素包括物化成果的文明创生张力、制度运行的创生张力、精神敞开的创生张力,文化无意识激情,这种分析深刻系统,但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实践指导性不强。

三、文化产业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

(一)文化软实力核心地位的理论分析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产品和权益等。文化软实力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是把文化仅仅作为一种实现经济与外交目的的次等手段来对待,而是更加注重主流文化自身的积极建构,更加注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以此实现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为此就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把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和扶植文化产业。要详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文化软实力核心地位的具体体现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在促进和推动国家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文化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适应文化消费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立文化自主品牌,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特别是要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说就要做到:

首先,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要提升传统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其次,大力实施文化产业空间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国东部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完善专业化、富有创新活力的产业集聚,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升级和功能再造,建设世界性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品生产。

借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结合之机实施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虽然这些年来我国政府积极致力于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诸项新技术引入文化产业,但是这种行动并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些高新技术为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制定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战略引导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

再次,还要设计科学高效的财税信贷支持体系。提高政府对文化消费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文化内容出口,建立文化内容出口退税制度。对文化企业、文化园区和文化基地实施优惠性的土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的行业结构优化工作。大力推动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产业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打造规模大、专业化、实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促进龙頭企业的形成;以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为手段,促进文化企业的跨地区并购和经营,改变文化产业和市场的地域分割和地域垄断的局面。

最后,针对不同产权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大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在财政扶持上打通体制内外。政府要跳出国有、民营的界线,不再将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的目标仅仅寄托于国有文化企业,而是从更广阔的范围内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而更好更高地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

[2] 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3] 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7月

[4]郭树勇,中国软实力战略,实事出版社,2012年2月

[5] 童世骏,文化软实力,重庆出版社,2008年4月

[6] 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

[7] 张晓明 胡惠林,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1年7月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