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青少年男子手枪基础训练

2020-09-10 08:55税碧波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手枪青少年

税碧波

摘要:基层青少年业余训练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最终目的是发现人才,培养苗子,向上级优秀运动队输送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培养扎实的专业运动技术、技能,是基层青少年射击训练的主要任务。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射击运动的技术教学与训练,也是建立在一系列专门条件反射的过程,通过对每个技术动作进行多次反复的教学实践练习的过程,使其技术达到高度的准确一致。由于射击运动普及程度不及其它项目,其教学与训练,有其特殊性要求。

关键词:基层;青少年;手枪;基础训练

一、科学选材是后备人才储备的重要环节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支持,优秀运动员的成就与青少年时的科学选材密切相关,选择具有天赋的青少年,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对于取得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具有特殊的意义。科学选材是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影响着训练和竞赛水平。

(一)年龄特征与身体形态

从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在基层业余训练时间大约3-4年。所以射击运动员的选材初选年龄根据不同项目应是12-13岁,复选年龄在经过2—3年的基础训练,年龄一般在14—15岁,这个年龄段是进行专业训练的极好时期。射击运动员应选择不平足、肩要平、手臂直、食指长,身高在1.60—1.76米之间、身材匀称的青少年。

(二)生理机能

身体健康、无色盲、主视力在右眼,两眼裸视在1.5以上。射击运动员腰腹肌力量素质好、平衡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等身体素质,以及很好的精细动作控制能力。精细动作控制能力可以采用手托白纸,观察纸的抖动程度来考察。视觉前庭器官的本体感觉敏锐,耐力素质好和自控能力强。前庭器官本体感受可以通过燕式平衡来考察。

(三)心理素质

射击运动比赛特点,要求运动员思维的灵活性相对较弱,而制控能力和注意品质的稳定性要非常突出。所以,选材时应注重顽强、果敢、自信等心理素质,以及稳定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应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心理稳定通过摞弹壳测试考察。

二、射击运动初期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身体训练是一切技术训练的基础,身体训练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基层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一)射击运动一般身体素质

射击运动是在克服器械和身体重量的情况下,使身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姿势的静力性运动,肌肉收缩的形式偏于等长性,参加工作的肌肉群处于持续紧张状态,神经中枢处于持续的中等强度的兴奋状态,动作单调、耐力性强的项目。射击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项核心力量,耐

力、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青少年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耐力、力量素质较差。所以,在训练初期,一定要重视身体素质训练。身体训练中,长跑、篮球发展一般耐力;俯卧撑腰、举哑铃、引体向上等发展上肢力量;单脚跳、马步下蹲发展下肢力量;仰卧起坐、俯卧背起发展腰腹力量;手操、游戏、足球、篮球发展灵敏性。

(二)射击运动的专项素质训练

射击运动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肌肉控制能力,使身体保持一定的姿势,达到稳定和平衡。射击运动的专项素质主要包括静力性力量、静力性耐力,以及控制平衡能力。在射击运动技术的掌握与发挥,小肌肉群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

(三)技术动作规范化是基础训练的关键

射击技术动作多比较单一,技术活动持续时间长,动作的规范化和一致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也是基础训练的关键。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努力使各个技术动作按照项目的特点,遵循项目规律程序化去操作,提升技术动作的一致性。

(四)拓展心智技能,以技能促智能

射击训练是把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相融合,使智能与动作同步,并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每一个优秀的射击运动员,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实际动作和标准动作之间的细小差距,在每次击发后,能够感知弹着点的位置,并对实际情况和标准动作进行理性分析,不断的对比和矫正,既是自我反馈能力的提高,也是对自己技能的验证,代表了运动员心理智能的发展水平。

(五)青少年业余射击运动须重视心理训练

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竞赛的影响作用。射击运动的心理训练包括两部分:优良的心理品质、专业的心理素质。业余射击训练单一枯燥、条件艰苦,比赛中消耗的体力、精力大,竞争又极其残酷。因此,在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对射击训练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竞争意识,并通过引导队员正确认识训练的价值观,激发队员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励努力训练,培养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精神。

(六)念动训练

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中,本体感觉起关键性作用,在大脑中进行表象训练时,会产生和实际行动相似的生理变化。所以,表象训练有助于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最适宜的相互关系,建立相应内神经联系和必要的肌肉紧张性,从整体上形成射击的稳定动力定型。

三、专项技能的训练

(一)初学射手在讲解瞄准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固定枪支的瞄准检查是必要的,通过瞄准检查,了解射手对瞄准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准星、缺口平正关系是否正确。

(二)进行食指灵活性和单独运动能力的训练。主要对食指的1—2指节的扣动练习,锻炼伸屈指肌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

(三)嚴格动作程序和击发规律的训练。测试击发时间形成大体一致的击发规律,通过训练逐步形成以扣压扳机为主导的技术动作定型。

(四)要掌握好射击技术,最重要的是练好击发动作,使击发动作能和稳定性、瞄扣协调配合,这就需要提高动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程序化的去操作。而练好击发又必须加强心理训练,使射手在训练和比赛中做到心平气和,从容自如,注意力高度集中,有耐心,并培养射手具有净、静、境的良好品质,这些优良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将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正常发挥。

(五)对运动员来讲,高度紧张是他们在竞赛中的祸患。运动员可将胆小化为勇气。因为勇气是建立自信的前提,而自信又是发挥技能的主要条件。所以,心理训练对初学射手来说同样重要。有些技术比较成熟但比赛发挥不理想的运动员,心理因素已成为决定比赛好坏的关键,因此更应坚持心理训练。如果效果不佳,应摸索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而不应该对心理训练本身发生怀疑,更不能只把它视为比赛的应急措施。

(六)要自我了解:要想获得心理训练的积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自己的了解,需要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对自己心理方面的长处与弱点的了解,以突出他们在心理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自我开发的能动性。

(七)自我要求:根据本人现实心理状况与射击项目要求,明确自己的心理训练目标与计划,它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与他人有区别的。应特别强调运动员的主体作用,因此,心理训练实质上是运动员自己对自己的训练过程。

(八)教练的作用:只有教练才能帮助运动员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发展到最高水平,而避免身体技术有余、心理不足的情况,并借此使运动员不但赢得比赛,而且成为生活的强者。

四、结束语

对于基层的青少年射击手枪慢射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是训练基础,抓好技术动作规范化是基础训练的关键,并通过表象训练,从整体上形成射击的稳定动力定型,巩固射击技术动作的程序化。青少年基础训练中,重视心理训练,拓展心智技能,以技能促智能,来培养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为提高射击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手枪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
奥地利Glock46半自动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不是手枪
手枪里的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