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抓手,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2020-09-10 09:26熊宇轩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质量内部审计

熊宇轩

摘要:在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占据了很大比例,如何在已经被审计过多次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如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凸显内部审计人员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审计范围全覆盖、突出分析审计的重点、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三个方面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质量

2020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2018年5月23日,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工作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最常见的内容,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占据了很大比例。以经济责任为抓手,可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但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往往出现二级单位被多次审计的情况,在经历了多次的审计和整改后,二级单位的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审计人员如要在审计发现的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凸显内部审计人员的价值,全面提升审计质量,除了扩大审计的范围,实现审计事项全覆盖,更应该在工作的方法中理清思路。

一、实现审计范围的全覆盖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对经济责任的定义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这其中涵盖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包括(1)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单位的“三重一大”的决策是否是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是否违背党和中央的重要决策,是否在“三重一大”决策中“一言堂”,未实现民主集中讨论决策。(2)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领导干部制定的单位规划,以及单位在发展中是否践行是否促进了规划目标,是否推动了大单位的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进步。(3)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是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载体,在审批和交易中也是常发问题、高发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于领导干部的任期内的重要的项目安排、重大经济决策、大额的资金支出是常抓不懈的主题。

二、突出审计的重点关注内容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关注内容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如果遇到二级单位的领导集中换届,将有大批量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需要开展,审计机构人员一般数量有限,应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在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审计的过程中应有审计的重点关注内容。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决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审查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建立;对外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是否存在不符合法规或显失公平的条款;是否存在为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而弄虚作假等问题。

2、决策程序的规范性。主要审查三个方面:

①决策机制是否有效。主要审查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

②决策程序是否规范。主要审查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如是否切实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的程序向社会公开或按规定进行招投标等。

③决策方式是否民主。对重大决策事项是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否存在违反决策程序个人擅自决定大额资金运作,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经过集体讨论,有无采取“通报”方式代替民主决策。此外,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是否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听取意见。

3、决策效果的真实性。主要审查决策确定的各项目标是否真正实现,有无谎报决策效果,同时应采取多种方式核实决策的效果,看是否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是否取得了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

4、决策资料的完整性。

(二)对被多次审计的二级单位的重点关注内容

1.被审计单位对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如果被审计单位整改不彻底,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应关注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重复出现。这是内审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核实的问题。不能光看表面的整改材料和整改报告。而应该结合本次审计,在各个方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最后,以前年度发现的问题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也不乏有些单位会发生。必须要在本次审计中,重点关注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

2.梳理以前年度發现的问题涉及的领域,寻找未涉及的业务流程。每位内审人员都有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审计组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确定新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抽样的范围。因此,对不同的审计组会确定不同的业务流程作为审计重点。对于以前年度已经审计过的领域,可以较少投入人力和精力,对于以前年度未涉及问题的领域,可以扩大抽查范围,对于不同类事项,可以扩大抽查的样本。

3.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变革,如内部控制流程的变化,组织架构的变化。被审计单位在审计的领域发生了以往年度未发生的新业务,业务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组织机构有了新的调整,这些都可以给审计人员带来发现新问题的机会,如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一定能跟的上新业务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将内部控制建立在一个完善的水平上。所以,内审人员可以重点关注在被审计单位的新机制中,内部控制薄弱的环节下功夫,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水平。

4.聚焦管理问题、系统性控制问题。操作性的问题、规范性的问题往往容易查找,因为这些问题对照各种规章制度、标准流程就能发现。但是,这些表面上的问题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系统性控制问题呢?对内部控制的检验是内部审计专业性表现手段,同时,内部审计还要讲求一些管理原则,为组织提供管理效益。

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审计的质量。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打铁必先自身硬。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推进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职业化,最终实现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组织内审机构经验交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审计机关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考核办法。我们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新的举措、更大的作为、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审计工作改革创新,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泽君.中国国家审计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9:1-2.

[2] 吴琦.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J].中国审计,2015(12):20-2.

[3]王善举.新时代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20(1):64-66.

[4]谢亚燕.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审计与理财,2019(7):26-27.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质量内部审计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