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2020-09-10 09:55刘富民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助力大数据改革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得各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将极大地促进高校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以及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的相关策略,以期为读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助力;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大家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提高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目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大数据基础课程改革有助于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更加高效的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素养以及实践能力。

一、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帮助教师准确掌握教学效果

大数据技术有着强大的样本分析能力。教师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然后根据分析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比如,大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之后,相比于以往教学中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然后形成自己大概教学效果的印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帮教师准确的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找到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教师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节奏,使得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得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礎课程改革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应用思维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在进行大数据相关技术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对数据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得出更加科学有价值的结果。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分析能力十分强大,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教学节奏,定位学生知识点薄弱环节,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从而促进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提供更多教学资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搜集相关资料的速度相当缓慢,很难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实现。而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师从海量网络资源中准确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成为可能。大数据的出现丰富了教师教学素材,提高了教师教学素材的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有助于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PPT应用等各种形式将这些资料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四)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

相比以往教学中,教师只能够大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成为可能。利用大数据技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准确的了解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同时也为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提供助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区别对待,增加了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针对性。避免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中因为无意义的问题发生消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有助于让师生将更多时间应用于有效学习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的相关策略

(一)教师重新建立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教师应当牢记教育理念,以教学最终目标指导教师教学,保证教学改革不偏离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总结,同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师教学满足新时代对教学的要求,达成教学目标。

(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深,很难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辅导。但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师特别详细的分析学生行为学习状态成为可能。教师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判断,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学进行个性化培养,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心理诉求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有助于实现学校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进行培养,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教育目标

(三)教师主动改变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一方面,教师应当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技术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式,而采取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主动采取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数据库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可以针对重点难点内容制作微课,将之在微课中进行展现。在微课中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有助于教师对重要内容进行集中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微课具有可保存,可重复利用利用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复习。新型教学方式很多,比如小组教学,活动教学等。教师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同时针对内容采用更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水准的提高,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完善教学体系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合理地安排。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等。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检测结果,针对学生的检测结果以及学生学习状态分析,给学生相应的学习建议,从而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体系的合理性。

三、结语

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给计算机技术课程进步带来的可能。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有利于教学精准掌握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增加师生间的沟通效率。为了更好地实现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教师应当重新建立教学理念、使之符合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改变教学方式以及完善教学体系。相信经过教师的努力,大数据助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将得以实现,大学计算机教育将进入新的阶段,也将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现代化培养目标,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仕杰,李君.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祖国,2017(10):185.

[2]尚华艳,邢新.大数据协同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4).

[3]李雯雯,韩仙玉,刘文洁.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4,(10):54-57.

[4]苟燕,赵希武.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云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93-95.

作者简介:

刘富民(1998-),男,汉族,湖南人,本科学历,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

猜你喜欢
助力大数据改革
欧几里得:助力几何学的独立与发展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