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全球价值链:华为公司升级路径分析与启示

2020-09-11 15:17屠文娟韩晓庆吴星妍
经济师 2020年9期
关键词:价值链华为企业

●屠文娟 韩晓庆 吴星妍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了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的形成。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发展,单一企业主导的一站式服务类型的价值链逐渐被分解为多个企业,在产业关联下来共同创造价值,彼此之间形成上下游关系,进而形成产业价值链。高技术产业作为研发强度最高的制造业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高技术产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典型代表行业,其产值占了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6%,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2.6%,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中逐渐占领着更多的市场。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大多数企业是通过代加工方式进入由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来进行加工制造和出口活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等方面比较落后,目前总体上仍处于GVC中加工制造的低端环节。

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寻找转型升级的方法,为提高竞争力而不断变革创新。学习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培育和发展行业内实力与市场兼具的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等来带动其它中小企业的发展。嵌入位置是决定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是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

一、华为公司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

华为是一家创立于1987年的民营企业,是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也是当今世界的500强企业。经过30多年的探索,华为已成功嵌入GVC,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企业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40%的人口。201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为7212.02亿元,同比增长19.5%,海外市场实现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48.4%,美洲地区增长了21.3%,亚太地区增长了15.1%,欧洲中东和非洲增长了24.3%;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25.1%。纵观华为30多年的发展历程,华为嵌入GVC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见图1)。

图1 华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

(一)国际市场初步探索阶段(1996-2000年)

因为文化、生活习惯相近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华为最初与我国香港的和记电信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华为开拓国际市场的第一次“演习”。考虑到当时技术水平的不成熟以及国际市场准入门槛的限制,华为尝试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并运用本地化策略来开拓海外市场。1997年与俄罗斯电信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巴西建立了合资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华为主要是将国内的营销团队派遣至俄罗斯、巴西直接与运营商对接,可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全面拓展国际市场阶段(2000-2004年)

在2000年以后,华为的国际市场业务开始涉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还有中东、非洲等区域。与此同时,华为开始在世界各地设立研究开发中心,招募了多个国家的多方面人才。在这段时期内,华为积极与各大运营商进行战略合作,但海外市场仍然集中于市场环境相对不太成熟的亚非拉国家,而鲜少涉及拥有高端技术并且市场环境发达的欧美国家。

(三)突破欧美市场阶段(2004-2009年)

思科华为案的平局,帮助华为打开了欧美市场的道路。2003年底,华为与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04年,与荷兰运营商Telfort达成合作;2005年,沃达丰将华为列为其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2006年,华为与沃达丰签署3G手机合作协议,并与沃达丰共同开发LTE,也就是4G技术;2007年,华为又获得美国运营商Leap Wireless3G合同。至此,欧洲所有的主流运营商均已使用华为的核心通信设备。

(四)深化转型阶段(2009年至今)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运营商市场趋于饱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华为秉持“技术为先”的理念,开始进入终端消费市场。2011年,华为瞄准三个领域:终端、企业业务和电信管理服务,开始向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2012年,发布业界首个400G DWDM光传送系统。2013年,华为发布5G白皮书,致力于构建5G全球生态系统,并与全球20多所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2017年,物联网战略继续推进,与1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开启物联网黄金时代。2018年10月12日,量子计算模拟器HiQ云服务平台问世,开拓了华为新的价值链。

二、华为公司升级路径分析

在全球价值链中,技术环节是整条价值链的关键,附加值极高,而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低。营销环节则位于价值链的上游,包括销售、售后、广告等,该环节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因此附加值也高。华为初涉国际市场,凭借低成本优势和市场营销手段,首先进入的是市场环境不太成熟的亚非拉国家,原因是这些地区通信市场与我国早期的通信市场发展相近。随着技术的不断研发,华为开始打开欧美国家的市场大门,逐渐打响了华为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并从价值链低端向着高附加值的两端演化推进(如图2所示)。

图2 华为公司升级路径

(一)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通信制造业作为典型的高技术产业,其特征之一就是技术密集,在该行业中,只有技术领先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为此,华为必须朝向通信产业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攀升。

在工艺流程升级方面,1999年,华为制造部与德国FhG在厂房布局和自动化设计方面展开合作;2002年起,在西门子管理学院指导下推行6σ全面质量管理;2006年,聘请丰田退休董事来担任精益生产顾问。为加强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个生产系统选择缩短制造周期作为持续精益改进的主线,通过采用“一个流”生产模式等把制造业务做精做简,再大力推行生产自动化,采用智能牵引,不断减少和消除各种等待和浪费,实现了生产周期、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加工制造相结合,完善加工工艺,由粗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实现工艺流程升级。

在产品升级方面,华为特意聘请了瑞典、美国和芬兰的专家为产品进行“改头换面”,使得华为手机具备了优美外观和超高性价比。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在国际化初期,即便华为具有低成本优势、工艺也较为完善,但仍旧无法与老牌企业相比较。为了能够快速响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仅仅在工艺流程和产品方面升级是远远不够的。华为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仅能够充分整合全球资源,还能够加快产业技术创新速度,使得华为的技术水平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

2013年,华为提出了“Make it possible”的宣传语,旨在不断突破看似不可能的技术极限。另外,华为也注重渠道建设,除运营商渠道外,还建立了属于华为自己的官方产品电商平台,不仅出售手机,也出售包括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机顶盒等智能家居产品,以此来打造属于华为的完整生态圈。华为还在全球各地建立品牌形象店,在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同时,也能够向消费者更好地展示公司产品。

通过企业自身产品和功能的升级,华为已由最初依靠低成本优势而承接项目的价值链低端企业,跃升为依靠技术创新向终端转型而深受广大运营商青睐的上游企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嵌入价值链的高端,实现了跳跃式的快速升级。

(二)转型终端带动价值链升级

2003年,华为成立手机终端部门,但手机只是作为一种配套产品参与销售,并未成为核心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信产业从“以运营商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最终消费者为中心”。终端与消费者的距离最近,因此它一定是价值链上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传统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发展已几乎接近饱和,2011年,华为的销售额仅仅增长了9.1%,与过去十年的20%到30%的增长率相比,利润增长也开始出现缓慢迹象,使得华为必须开始考虑向多平台转移。因此华为研发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电视等家居产品,通过着手传统通信设备制造之外的相关价值链,打破企业发展瓶颈,使价值链得以扩展和升级。在智能家居领域,华为Hi Link智能家居平台与150多家厂商合作,设计生产了500多款产品;在智能车载领域,为千万车主提供稳定可靠的车联网服务;在运动健康领域,为超过1亿运动健康用户提供服务。

2010年,华为打破原有传统,开始按照企业、运营商、消费者以及其他业务类型来划分公司内部结构,改变以前紧跟运营商的单一战略,开始走向前台,以客户为中心,转战B2C市场。2011年,华为终端销售收入突破67亿美元,智能手机的销量约为2000万部。至2018年,智能手机销量已突破2亿台,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华为通过向终端转型,带动整体价值链链条升级。目前,华为已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稳居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地位。

三、华为公司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华为公司近十年研发费用支出与企业绩效概况

表1 华为公司研发投入、销售收入及净利润

华为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主要表现为:第一,2011年以来,华为始终将其年度销售额的10%以上用于研发(如表1所示)。2018年,华为从事研发人员有8万多名,约占总人数的45%,近十年来,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4850亿元人民币。第二,华为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大国际化开发力度。1999年,华为在俄罗斯设立数学研究所;20世纪末,华为利用印度的软件资源来提高自身软件研发实力。第三,由于多次陷入产权纠纷,华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995年华为设立知识产权部,鼓励员工积极申请专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华为公司的专利申请量为5405份,在全球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些都是能够提升企业绩效的因素,华为2009年以来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基本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企业的核心技术产生的收入是否增加,还是要回归到最终的企业绩效衡量问题。本文选取销售增长额和净利润来衡量企业绩效,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来分析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针对时间跨度短的小容量样本,灰色关联理论这种能够为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量化度量的分析方法尤为适用。基本步骤是先确定参考序列X0(t)和行为序列Xi(t),i=1,2,3,…,t=1,2,…,n,然后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根据公式(1)计算关联系数。

在t时刻,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参考序列X0'(t)与行为序列的绝对差为分别为各个时刻的绝对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p为分辨系数,通常取0.5。

根据公式(2)计算参考序列X0(t)与行为序列Xi(t)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就越紧密,反之则小。

由公式(1)和(2),依据表1的数据,计算得到华为2009-2018年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关联系数依次为:1、0.999、0.834、0.725、0.729、0.645、0.530、0.480、0.434、0.426、0.333,则 灰色关联度为0.649;研发投入与净利润的关联系数依次为:1、0.982、0.739、0.695、0.726、0.677、0.568、0.465、0.438、0.425、0.333,则灰色关联度为0.641。可见,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和净利润都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华为销售额能够屡创新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为对研发的大手笔投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美国对华为开启“封锁”模式,这场贸易战对华为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重大的发展机遇,早日实现“芯片自主”“技术自主”和“科技自立”已刻不容缓。中国企业必须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硬科技,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四、结论与启示

华为,是真正在成长,而不仅仅是增长,这是质与量的本质区别。当下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劳动比较优势生存于价值链低端环节,出口获利能力有待提高。国家和企业能否从参与全球化中获益,不仅仅取决于该国和企业能否成功融入全球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嵌入方式。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过程中,更多的中国企业要用核心技术去改变世界,用高品质的产品去服务世界,华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和升级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了企业创新,创新产品的输出使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增加。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一个具有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必须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才能维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源动力。因此,应鼓励和引导企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能力;重视研究与开发,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从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嵌入全球价值链需要持之以恒。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掌控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一直是国际老牌企业,比如爱立信等,这些企业也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才占据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地位。华为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国际化战略,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逐渐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所以说,嵌入全球价值链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企业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始终重视研究与开发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重培养富有创新意识、技术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让创新性人才成为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保持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第三,国际化的成功在于抢占价值链高端。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深化,企业只有在国际分工模式中占据附加值较高的位置,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目标。华为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后,利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两端迈进。一方面,通过引进新的工艺技术、新产品、改良产品等进行工艺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华为始终秉持“技术为先”,重视技术创新,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发展,不断将优势产能进行全球布局。此外,华为还根据时代发展主题、行业发展背景和企业自身情况,扩展公司业务,加强营销,使得企业时刻跟紧市场需求,提高对市场变化情况的反应速度,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的跨越升级。

猜你喜欢
价值链华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