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专业建设的SWOT 分析
——以XX 专科学校为例

2020-09-14 07:59杨丽星
科教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实训室实训专业

杨丽星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丽江 674199)

1 数学教育专业定位和发展规划

1.1 定位

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辐射滇川、滇藏交界区域和“三区三州”基础教育,成为以数学教育为主干,教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为突破口,打造师范性突出、民族特色鲜明、注重技能培养的多学科教学的“一专多能”型乡村小学数学老师。

1.2 发展规划

(1)近期目标。每年招生3-4 个班,150-200 人;完善教师转型发展,从专业技能型向教师教育型转变,使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率≥40%;逐步提升教师学历学位水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不低于60%;外聘中小学及行业能手进行教学,使小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20%;全院新增打造4 门“金课”,进行建设,自编校本教材或出版著作3 部;在维持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录播教室、微格教室、普通话测试中心、三笔字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新增2-3 个数学类专业实验实训室;新增2-3 所见习实习单位。

(2)中期目标。每年招生4-5 个班,200-250 人;按生师比不高于18: 1 的标准引进优秀教师,逐步提升教师学历学位水平,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比例≥6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配足建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新增1-2 名校级教学名师或学术带头人;全院新增打造4 门“金课”,进行建设,自编校本教材或出版著作3 部;在维持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录播教室、微格教室、普通话测试中心、三笔字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新增2-3 个数学类专业实验实训室;新增2-3 所见习实习单位。

(3)通过3-5 年的专业建设,逐步提升数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依托专业认证工作完善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将数学教育专业打造为数学教育与应用数学相结合的省级骨干专业。

图1 师资队伍

2 专业基本情况

数学教育专业是学校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目前学生生源稳定,绝大部分来自云南省乡村数学教育专业,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教育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师队伍。为校级重点专业、校级特色专业,是本高校的支柱专业和学校发展的龙头专业。

3 专业建设SWOT 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1)办学历史悠久,教育积淀深厚。数学教育专业创办于1979 年,有四十多年专科办学的实践,为云南滇西北民族地区培养了1400 多名基础教育人才。

(2)教师队伍合理,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数学教育专业专任教师15 人,其中高职称教师7 人,占46.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 人,占60%;双师型教师11 人,占73.33%。师资队伍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以教学和科研团队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突破的高素质师资团队(见图1)。

(3)学生规模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数学教育专业现有在校生302 人。2017 年至2020 共毕业420 名学生,就业401人,就业率为95.48%。数学教育专业通过坚持开展每周“三字一话一歌一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红歌和经典诗词)等活动,形成了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近年,毕业生专升本考取率、教师资格证获取率在逐年增加,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一项、省级奖项十多项(见图2)。

图2 毕业生就业情况

(4)实验实训条件齐全,硬件设施不断标准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丽江市、古城区、永胜县、玉龙县、曲靖市、缅甸曼德勒等地的22 所学校,能满足学生的见习实习需要。见习实习均配备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制定科学的见习实习方案,效果显著。各专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索符合本专业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还建设有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录播教室、微格教室、普通话测试中心、三笔字实验实训室(见图3)。

图3 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地

3.2 劣势(Weaknesses)

(1)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的架构未达到最优化设置,不能充分发挥教育合力。

(2)数学教育专业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高于18:1,师资力量的不足制约了专业的发展规模,同时,新进教师教学经验、能力不足,在短期内拉低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3)自编教材数量过少,绝大部分的教材都选取统编教材,其中部分统编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对学生进行抽样调研,超过50%的学生反映对教材不满意,希望学校大量使用符合学生现有知识储备、难度适中、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4)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小学数学老师,因此学生的就业方式单一,集中于教育系统,从事其它行业的能力不足。

3.3 机遇(Opportunities)

(1)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等政策的出台,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2)云南省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9 年云南省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振兴乡村教育,确保乡村教师人员充足,能够确实保障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完善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和培训计划。

(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导致省外的本科毕业生留不住,而我院学生很多来自贫困地区,需要学得一技之长,以便早日进入社会。我院学生“为求生,不挑剔,下得去,待得住”,能更好地为当地服务,对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大有帮助。

3.4 威胁(Threats)

(1)国家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范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要通过大类培养、主辅修制、双学位等多种方式,培养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一专多能”型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适应现有的人才培养需求。

(2)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参与小学教师的应聘,导致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3)院校采取双向挂职、兼职等方式与小学合作,建立教师教育师资共同体。由于学校所在地区小学师资不足,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在小学日常教学中承担很重的工作,双向挂职、兼职的方式通常变为大学老师到小学挂职,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到高校进行兼职,建立教师教育师资共同体的成效低于其他小学教育师资充沛的地区。

4 根据SWOT分析,制定专业建设计划以及具体建设举措及保障

4.1 制度保障措施

调整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修订出台专业建设相关文件措施,使专业建设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道路。

4.2 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1)对在岗教师进行培养。对学校在校教师实施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培训,把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确保教师能够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2)每隔三年必须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不断培养各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者是专业带头人,确保专业人才的连续性。(3)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选派教育类课程教师到中小学合作单位承担教学任务。(4)在常规的教学工作中,把师范类教师必备的“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作为重点的工作和专业教学的重心工作。

4.3 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学校在相关制度上必须给予相应的经费保障,并且做到专款专用。(2)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金课建设”和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3)每年十月定为教师技能竞赛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把课程建设作为教研室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教研室的带头作用和强化教研室科研交流,进一步提高科研质量。(5)加强与省内其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活动,高校之间互相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不断获取新知识。

4.4 实习实训基地保障措施

(1)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与现有21 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2)加强见习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负责的见习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4.5 科学研究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教研、科研组织机构。(2)把科研作为与教学相联合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任务,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的使用制度。(3)对科研带头人和科研成果丰硕的教职人员实行奖励制度,从而激励教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让科研和教学研究互相促进,相互进步。

猜你喜欢
实训室实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