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温针薄氏腹针穴治疗阳虚秘32例疗效观察

2020-09-15 14:19张真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阳虚证腹针疗效

毛 丽 王 薇 张真瑜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 万州 404000

便秘多为气阴亏虚,或者燥热内结,腑气不通引起,多表现为排便间隔的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人普通人群便秘的患病率为3.19%~41.0%[2-3],60~80岁人群较30~39岁人群罹患便秘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年龄大者更容易患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4]。而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津液亏虚引起的便秘相对增多,笔者采用电温针联合腹针治疗32例阳虚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来自江学勤刺灸堂及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针灸科。将所选患者按简单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疗效性观测指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试验组PAC-QOL评分72~102,PAC-SYM评分14~34,阳虚证症状评分22~43;对照组PAC-QOL评分61~101,PAC-SYM评分12~36,阳虚证症状评分14~49。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治疗前两组疗效性观察指标比较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见Rome Ⅲ标准[5];中医诊断参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脾肾阳虚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Rome Ⅲ及中医便秘诊断标准;②辨证属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者;③年龄60~80岁;④病程>半年;⑤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面文件。需同时符合上述5项标准。

1.4 排除标准 ①正参与其它临床试验;②有便秘报警表现,如大便性状粗细改变、梗阻症状、近期出现的便秘、直肠脱垂、直肠出血、体重减轻等;③检查提示器质性便秘;④伴有恶性肿瘤、血液病及癔病、严重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穴位处方[6-7]:①天枢、上巨虚、支沟、照海、关元、气海;②照海、支沟、脾俞、大肠俞、肾俞。两组处方(腧穴选取均为双侧)交替针刺。试验组:采用电温针薄氏腹针穴治疗。取穴:①天地针(中脘、关元)、腹四关(滑肉门、外陵)、中注、腹哀;②引气归元(中脘、关元、下脘、气海)、调脾气(大横)、通便、肓俞。两组处方(腧穴均选双侧)交替针刺,针刺后毫针针柄夹持电温针。两组针刺均采用0.30 mm×40 mm毫针,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再连续治疗6 d,共治疗2个疗程,共12 d。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症状、便秘症状、生存质量等情况,根据量化评分评价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制定脾肾阳虚证量化评分表,同时选择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进行疗效评价,评分越高脾肾阳虚便秘症状越重,生存质量越差。

1.7 疗效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制定的证候疗效评定标准,以尼莫地平法判定临床疗效。通过脾肾阳虚证证候评分运算最终疗效指数和有效率。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通过治疗前后组内各量表评分变化评价便秘受试者日常生活质量及便秘症状等改善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脾肾阳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评分、PAC-SYM评分、PAC-QOL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各疗效指标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各疗效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疗效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71.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便秘系各种原因引起的不经常排便、排便困难或者解出干结大便[9]。其为一组症状群,长期便秘者常焦虑不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为缓解便秘引起的诸多不适,大多便秘患者常依赖药物排便,据统计[9],美国每年约400万以上的人因便秘就诊,而200~300万便秘患者使用泻剂来进行通便。泻剂的使用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即时通便,但大多数便秘患者均为自行购药,未考虑因人而异、因症而异等因素,多存在泻剂的滥用,而长期服用泻剂,可逐渐减弱肠道敏感度,伤及肠壁的神经丛细胞,促使便秘加重。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外治疗法,通过针灸腧穴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而愈疾,治疗范围广泛,而便秘亦为针灸疾病谱之一,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针灸治疗有效病症之一。有研究[10]表明,针灸治疗可改善便质,提高小肠碳末推进率,增高结肠组织及血液中肠神经兴奋性递质SP、VIP含量,减少抑制性递质NO、SS含量,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16含量,降低结肠组织肠神经胶质细胞GFAP、OX-42蛋白表达,从而改善便秘症状。薄氏腹针作为针灸的一种特殊疗法,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指导,取腹部腧穴为主穴,改善脏腑功能。神阙系统作为人体胚胎时期于腹部形成的一全息系统,可对机体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刺激薄氏腹针穴最大程度地激发神阙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自我调控的能力而治疗疾病。近年来,腹针疗法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愈发广泛,获效明显[11]。有研究[12]表明,腹针可通过改善胃肠激素的分泌异常等以达到治疗目的。本试验中阳虚秘患者除便秘胃肠道症状外,或多或少伴有下肢酸软、怕冷等脾肾阳虚的表现,本证阳虚为本,老年下焦阳气虚惫,温煦无权,阴寒凝结,肠道传送无力,不能化气布津,故排便艰难,治阳虚之本方可解便结之困,故选用操作简便、环保卫生之电温针结合腹针扶阳通便之穴共奏温阳通便之效。电温针取其温热之效,以防传统艾灸易烫伤、部分老年患者无法闻艾烟、艾灰处理繁琐等弊端。穴位处方亦特取天地针、腹四关、引气归元、调脾气等特殊穴对加强调脾肾通肠腑之效。

试验中联合现代医学及中医证候量表综合评价。将PAC-QOL及PAC-SYM量表的便秘症状、日常生活质量影响与中医证候量表的阳虚证表现综合测评,较为完备地反映了便秘患者的整体情况。从治疗前后量表统计分析结果来看,试验组同对照组最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有效率87.50%仍稍高于对照组71.87%;且试验组治疗后QOL、SYM、阳虚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电温针薄氏腹针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患者消化道症状、日常生活质量及阳虚秘表现,具有明显疗效。但此次试验并未观察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等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阳虚证腹针疗效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条目筛选(一)——基于文献的条目的筛选方法和操作规程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腹针加局部痛点围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