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0-09-16 10:31朱雨红
初中生世界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心率噪声

■朱雨红

一场突如其来、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我校在抗疫复学后,以2017年开始实施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三生教育’的初中物理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为抓手,在物理学科推广“三生教育”。一名物理教师以“关注噪声”为题,上了一堂“三生教育”课题研究课,引起了与课者的共鸣。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它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教育活动。“三生教育”中的三者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过“三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中体验生命价值;在“学习生存知识、关注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能力”中理解生存的意义;在“热爱生活、认识生活、幸福生活”中感悟生活的精彩。

下面以该课题的研究为载体,围绕“关注噪声”,对如何实施“三生教育”作实践探讨。

一、在心率检测中体验生命教育

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检测“心率”的体验中,感悟人的生命价值;在引入噪声和人耳结构中,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智慧。

1.在心率检测中体验生命。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带着智能手表和手机上讲台操作。流程如下:①教师提问,你的手机上有“健康”的信息功能吗?学生回答,有。②教师提问,能将智能手表与手机网络连接吗?学生回答,能。③教师提问,现在的心情如何?学生回答,很高兴。④学生打开手机,投影仪将手机的显示屏投影到教室的银幕上。大家可以看到“智能手表”的图标,如图1A所示。点击它,出现如图1B 所示菜单,再点击“一键测量”,出现图1C 所示菜单。学生再点击“开始测量”,30 秒测量完毕,心率为80bpm,图1D 所示。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它是反映人的生命质量的指标之一。正常的范围为每分钟60~100 次,如果一个人的心率小于每分钟60 次,说明心动过缓,如果心率大于每分钟100 次,说明心动过速。心率为每分钟80 次,说明该学生心率正常,与其当时的心情一致。

教师还让另一名学生直接使用智能手表的“心率”功能进行测试,如图2 所示。①教师提问,现在的心情如何?学生回答,高兴。②学生戴上智能手表,开始检测。③学生点击“心率”测试功能,在银幕上出现如图3 所示的065 字样,待其稳定后的示数为067,即心率为67,说明其心脏的工作是正常的。④学生将智能手表靠近如图4 所示的大功率放音机(能播放优美的音乐声和机器的轰鸣声)。⑤播放优美的音乐声,发现其心率略微升高,为72、84,并稳定在84 左右。⑥教师提问,此时心情如何?学生回答,很高兴。⑦播放机器的轰鸣声,心率大幅上升,显示器的示数随之上升为94、99、109、114。⑧教师提问,此时心情如何?学生回答,有点心烦意乱。⑨停止播放,否则心率的示数还要上升。为什么呢?这是声音环境对心率的影响所致。

2.在声音分类中关注生命。

心率是反映人生命质量的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声音环境的控制进行检测。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使人轻松愉快、精神振奋、获得美的享受的声音环境中时,会增强人的生命质量,这种声音称之为乐音。放音机播放的优美的音乐声就是乐音,示波器上显示的乐音波形如图5 所示。人正常时的心电图波形如图6 所示,说明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嘈杂喧哗、尖声怪叫、使人心烦意乱的声音环境中时,会降低人的生命质量,这种声音称之为噪声。机器的轰鸣声就是噪声,示波器上显示的噪声波形如图7 所示。人心烦意乱时的心电图波形如图8 所示,说明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然后让学生分别从“生命质量(心理效果)、波形分析(物理特征)、环境角度(是否影响)”对声音进行分类,将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两类。让学生归纳:凡是能增强人的生命质量的波形都是有规律的,不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之为乐音。反之,凡是降低人的生命质量的波形都是杂乱无章的,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3.在人耳研究中尊重生命。

人接收声音的主要器官是耳朵。耳朵之所以能显示人的生命价值,就是因为凭耳朵能清晰地辨别各种声音。

那么人耳是怎样感知真实声音的呢?小明用录音机现场录制一段他朗诵课本中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声音。他将录音播放出来让自己听,感觉不像自己的声音。再让其他学生听,感觉正是小明的朗诵声音。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呢?

这就涉及人耳的构造。人耳主要由外耳道、耳郭、听小骨、鼓膜、耳蜗等组成。声波由空气中的疏密波传送到人耳的外耳道来到鼓膜,使鼓膜振动,然后再经听小骨放大,随即传入蜗牛状、充满液体的耳蜗。振动在液体中继续向前传播,使分布在耳蜗内的听觉细胞上伸出来的纤毛摆动。纤毛摆动时使听觉细胞产生神经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人耳就听到了声音。听自己说话,声音是经过牙齿、牙床、上颌骨、下颌骨等骨头传入自己的耳内的,而听他人说话或录音播放声音都是通过空气、外耳道、中耳、内耳、听觉神经这样的途径传导进入耳内的,说明声音的传播途径不同,其听觉效果也就不同。由此让学生明白,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使他人的求救信息能及时传入自己的耳朵再传到大脑,为他人排忧解难。要达此目的,就得从人耳的生存环境入手,尊重生命,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智慧。

二、在情境创设中关注生存教育

教学设计:通过播放精心设计的微视频,解决生存教育的关键问题。让学生感知噪声的来源、危害及其控制的途径,从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观,关注生存环境,增强生存意识,提高生存能力。

1.在抗疫环境中关注生存。

为了创设抗疫复学后的生存环境,教师精心制作了一个微视频,其内容是:2020 年4 月24日中午,0613 班教室,墙壁上挂有“声音等级表”。学生都戴着口罩,有的在收看音乐频道播放的歌曲,有的戴着耳塞做作业,有的在讲台前拍球,有的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学校的热点问题。过了会儿,学生全部进了教室,班长让大家安静下来,完成午间作业。突然,室外传来一阵吵闹声,几名学生急忙把门窗关了起来。

2.在污染控制中体验生存。

针对上述视频内容,师生进行互动。①在这些声音中,对戴着耳塞做作业的学生而言,哪些声音是噪声?(歌声、拍球声、争论声、吵闹声。)②优美的歌声为什么成了噪声?(歌声影响大家做作业。)③为什么要戴着耳塞做作业?(控制噪声。)④还有哪些动作是在控制噪声?(班长让大家安静下来、关门窗。)⑤这些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戴耳塞是从噪声的接收处控制,班长让大家安静是从噪声的源头处控制,关门窗是从噪声的传播过程中控制。)⑥哪种措施效果最好?(控制噪声源。)为什么?(只有从源头处控制,才能彻底解决噪声问题。)⑦声音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是用分贝数来划分的。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⑧能对噪声来源进行分类吗?(按声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等三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生存意识,并由噪声的声污染延伸到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这就是“声、水、气、固”四大污染。

3.在危害分析中感悟生存。

师生继续进行互动:①在“声音等级表”中,还能悟出什么?(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的生存影响非常大。)②如何理解噪声危害人的生存?(轻者会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长时间会导致永久性耳聋;重者引起病理性改变,人耳的鼓膜被震痛乃至震裂;更严重者在短时间就能导致永久性耳聋,乃至危及生命。)③哪些行业属于高危职业?(单从噪声危害角度看,飞机起飞、导弹与火箭的发射等噪声的等级超过140dB 乃至160dB。噪声对这类人的生存影响特别大,这些行业可谓是高危职业。)④怎样为高危职业的人群排忧解难?(通过设置噪声扬尘自动监测仪、对噪声大的机械设备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等方法,严格控制噪声源的声输出。采取消声、隔声和吸声等三种方法控制噪声的传播。在交通干道两侧,建立隔声屏障,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控制噪声的传播;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吸掉,并加强绿化建设。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可以佩戴耳塞、耳罩,减少噪声进入人耳。)⑤怎样提高生存能力?(努力学好过硬的生存本领,积累广博的生存知识,为优化生存环境献计献策,尽力而为。)

三、在课外活动中实践生活教育

教学设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出发,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实验探究、调查研究等活动,从中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发现。

有些学生对隔声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并应用于生活实际,让生活更有意义。其中的一名学生将其写成探究报告,其探究过程为:①收集了如报纸、棉絮、塑料、泡沫等材料。②预测这些材料隔声性能的优劣。③将一个正在走动时发出“嚓嚓”声的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④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声音。⑤分别将收集到的这些材料塞满鞋盒后,盖上盒盖。⑥用尽可能相同的方式阻隔闹钟声音的传出。⑦用离声源的远近来确定声音的响度等级。⑧测量听不到闹钟“嚓嚓”声时,离开鞋盒的距离。⑨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⑩分析表中数据,判断这些材料隔声性能的优劣,结果与预测的是否一致?⑪结论:隔声性能最好的是棉絮。⑫应用:用棉絮制作耳塞,可以防止噪声的干扰。

2.在抗疫经历中转换思路。

不少学生经历了新冠肺炎抗疫的过程,深深地认识到生活需要奋斗,更要珍惜当下,勤奋学习。一名学生在抗疫期间网购《格局》一书,阅读后明白了格局决定结局的道理。他从改变思维方式入手,对噪声的控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如何控制噪声转化为如何利用噪声。他通过网上查询,总结出六种利用噪声的方法:①噪声除草——根据不同植物对不同噪声敏感程度不同的道理进行噪声除草,保证作物生长。②噪声诊病——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微型电脑就会根据回声,把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诊断。③噪声发电——利用人造铌酸锂在高频高温下具有将声能转变成电能的功能,进行噪声发电。④噪声制冷——利用微弱的声振动来制冷,为住宅建筑物降温消暑。⑤噪声除尘——将除尘报警器发出的噪声用于除尘,控制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中的尘粒和大气污染。⑥噪声克敌——利用噪音弹爆炸时释放出的噪音波,麻痹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克敌。

3.在调查研究中感受生活。

组织学生开展幸福生活调查体验活动。有的学生对居民小区的噪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有下列值得点赞的地方:①噪音投诉台:有些政府的主管部门通过媒体,开通了“噪音投诉台”,对扰民的噪声源,如早晨天还没亮,垃圾清运车倾倒垃圾的声音等进行管控,及时调整了垃圾清运车的工作时间,使噪声得到有效控制。②隔音墙:靠近农贸市场的居民小区加装了透明的隔音墙,有效控制了来自农贸市场的吵闹声音。③噪声监测仪:不少居民小区加装了噪声监测仪,营造了控制噪声的氛围。④禁鸣喇叭:靠近公路的居民小区,加装了“禁鸣喇叭”,以此来提醒驾驶员。学生通过调查,感受到小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

“三生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深远的影响。生命教育是灵魂,生存教育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核心。我们将继续在“三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注重资源的整合优化,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幸福奠基。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心率噪声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综合治理实践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要减少暴露在噪声中吗?
汽车变速器啸叫噪声处治
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双模噪声中信号检测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