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2 00:48陈巘李永安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化脓性脑膜炎

陈巘,李永安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化脓性脑膜炎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与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发热等,严重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1]。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具有明显抗菌作用,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对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有积极意义,但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单独使用治疗效果欠佳,易使病情反复,发展为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2]。地塞米松是一种激素类药物,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抗感染作用。本研究选取6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28例)与地塞米松组(32例)。传统治疗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7岁,平均(3.87±0.74)岁,病程 5~14 d,平均(9.67±2.03)d,致病菌为3例流感嗜血杆菌,5例脑膜炎双球菌,1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肺炎链球菌;地塞米松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1~6岁,平均(3.64±0.98)岁,病程4~15 d,平均(9.32±2.54)d,致病菌为4例流感嗜血杆菌,6例脑膜炎双球菌,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肺炎链球菌。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致病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确认符合《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3]诊断标准;②首次采用地塞米松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心、肾功能障碍;②合并病毒性脑膜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③合并严重消化道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常规治疗 给予两组患者脑神经保护、抗惊厥、酸碱平衡控制、营养支持、抗感染、颅内压控制等常规治疗。

1.3.2传统治疗组 接受头孢曲松钠(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175)治疗,50~80 mg·kg-1头孢曲松钠加入50 g·L-1的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1.3.3地塞米松组 接受地塞米松(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441)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头孢曲松钠用法、剂量同传统治疗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0 mg·kg-1,每天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

1.4.1疗效 疗效评估标准:脑脊液检测呈阴性,无后遗症及并发症,症状、体征消失为显效;脑脊液检测呈弱阳性或阴性,并发症、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4.2血浆指标 包括BDNF、溶血磷脂酸(lysobisphosphatidic acids,LP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检测方法:清晨空腹取3 mL静脉血,抗凝处理,离心,分离血浆,-20 ℃环境保存。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DNF水平,以全自动化分析仪(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R7000型)检测血浆LPa水平,以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浆Hcy水平。

1.4.3症状改善指标 指标包括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

1.4.4不良反应 包括呕吐、静脉炎、嗜睡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疗效地塞米松组14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传统治疗组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传统治疗组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0,P=0.017)。

2.2 血浆BDNF、LPa、Hcy水平治疗前,两组血浆BDNF、LPa、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DNF水平均升高,血浆LPa、Hcy水平均降低,且地塞米松组血浆BDNF水平高于传统治疗组,血浆LPa、Hcy水平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浆BDNF、LPa、Hcy水平比较

2.3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地塞米松组脑膜刺激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退热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4 不良反应地塞米松组呕吐1例,静脉炎1例,嗜睡1例;传统治疗组呕吐1例,静脉炎1例。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3/32)]与传统治疗组[7.14%(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876)。

3 讨论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起病快、发病率高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严重可发展为硬脑膜下积脓、积液,造成患儿智力低下[4]。故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化脓性脑膜炎与多种致病菌感染有关,可造成新生儿死亡,目前临床常以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但传统抗生素受蛛网膜粘连、耐药菌、脑脊液屏障、血-脑脊液屏障等因素干扰,抗感染效果欠佳,且可诱发视力损害、神经发育迟滞、癫痫、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因此总体疗效不理想[5]。头孢曲松钠为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调节心包内谷氨酸转运体mRNA,清除兴奋性谷氨酸,减轻脑损伤,进而达到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目的,且不良反应较少,为目前化脓性脑膜炎首选治疗药物,但其广谱抗菌的特性易降低抗菌力度,导致短期治疗效果欠佳[6]。地塞米松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感染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促使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抑制炎症因子生成、释放,阻滞炎症细胞聚集,从而达到抗感染效果。此外,其可使脑脊液生成减少,改善脑部循环,减轻脑水肿,以改善脑损伤[7]。李晶等[8]研究指出,地塞米松、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能增强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脑膜刺激征消失、退热及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治疗组,可见地塞米松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效果显著,可快速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恢复。分析原因在于,地塞米松能加快临床常见症状(脑脊液异常、发热)恢复,继而可减少住院时间。血浆BDNF可防止神经元损伤死亡,修复脑损伤;血浆LPa属于一种含血清磷脂,可改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血浆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随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加重其水平会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地塞米松组血浆BDNF水平高于传统治疗组,血浆LPa、Hcy水平均低于传统治疗组,提示地塞米松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改善血浆BDNF、LPa、Hcy水平,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确切,可迅速减轻临床症状,调节血浆BDNF、LPa、Hcy水平,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化脓性脑膜炎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Vaccination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