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在腔隙性脑梗死眩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2 00:48曹大杰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川芎嗪脑部丹参

曹大杰

(临颍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漯河 462600)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LI)多发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会引起记忆力减退、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神经、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抗凝、扩张血管、加快脑血流速度为LI眩晕的主要治疗原则,前列地尔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但其单药治疗效果有限,临床可配合其他药物联合治疗[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丹参和盐酸川芎嗪组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作用。本研究观察丹参川芎嗪在LI眩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LI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8~79岁,平均(62.59±3.16)岁;梗死灶直径3~16 mm,平均(9.84±1.72)mm;疾病诱因为饮酒9例,劳累11例,气候变化7例,情绪起伏6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9~77岁,平均(63.34±3.22)岁;梗死灶直径4~16 mm,平均(10.41±1.78)mm;疾病诱因为饮酒7例,劳累12例,气候变化8例,情绪起伏6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灶直径、疾病诱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临颍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LI诊断标准[2];②主诉眩晕或连续眩晕,伴有站立不稳,饮水呛咳,视物模糊、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症状;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确诊;④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眩晕证;⑤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视物旋转、汗出肢冷、恶心呕吐、纳差腹胀、失眠多梦、胸闷;⑥伴有神经功能缺损;⑦急性起病。(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②过敏体质;③颅内出血倾向;④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00 mmHg(1 mmHg=0.133 kPa);⑤脑部感染;⑥脑干、小脑梗死或颈椎病所致眩晕;⑦严重听力障碍、失眠、重度失语症或精神行为异常。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降压、降糖、降脂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对照组接受前列地尔(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79)治疗:取10 μg前列地尔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若发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发硬、瘙痒等情况,应减少剂量或停药。观察组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448)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取10 μg前列地尔(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79)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每日1次;取1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用药3周。

1.4 观察指标(1)疗效。根据眩晕证候积分减分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情况分为显效(减分率≥75%,NIHSS评分降低>45%)、有效(减分率≥30%且<75%,NIHSS评分降低≥18%且≤45%)、无效(减分率<30%,NIHSS评分降低<18%)3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眩晕证候积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证候积分,头晕目眩为主症,0~6分,其他证候每项0~3分,总分0~30分,积分越高,病情越严重。(3)脑部动脉血流速度。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购自美国麦迪根公司)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左侧大脑中动脉(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右侧大脑中动脉(royal museum for central africa,RMC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血流速度。(4)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分别采用NIHSS、健康状况调查量表(36-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NIHSS主要评估内容为意识、凝视、面瘫、共济运动、语言表达能力、运动情况、构音障碍、感觉、视野、忽视证及远端肢体功能,总分0~42分,21~42分为重度,16~20分为中重度,5~15分为中度,2~4分为轻度,0~1分为正常或近乎正常;SF-36主要评估内容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总体健康,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疗效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2例,无效9例;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2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

2.2 眩晕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治疗前,两组NIHSS、SF-36评分、眩晕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眩晕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证候积分、NIHSS评分、SF-36评分比较分)

2.3 脑部血流速度治疗前,两组LMCA、RMCA及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LMCA、RMCA及B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且观察组LMCA、RMCA及BA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部血流速度比较

3 讨论

LI多由于脑血流过慢,导致脑缺血而致病,高血压、高血糖是其危险因素,眩晕为其主要表现。LI眩晕未及时治疗会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甚至坏死,威胁患者生命[4-5]。临床常用前列地尔治疗LI眩晕,前列地尔具有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可明显扩张病变后狭窄血管,改善脑组织局部低氧状况,但疗效有限[6]。

中医理论认为,眩晕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失和、脑络瘀阻,治则为补肾通络、活血理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川芎嗪和丹参,川芎可活血行气、祛瘀通络,丹参可补肝肾、益精血,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部血供,增加脑血流量,阻断血栓形成[7]。孟祥武等[8]根据双盲法研究100例LI眩晕患者发现,在利舒康胶囊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川芎嗪,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状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0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LMCA、RMCA及B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LI眩晕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流速度。分析机制在于:两者联合发挥良好协同增效作用,能提高清除自由基能力,强化抗氧化功能,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缺血低氧所致脑组织损伤,进而加快脑部血流速度。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眩晕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改善LI眩晕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将丹参川芎嗪用于LI眩晕治疗中效果确切,可加快患者脑部血流速度,减轻眩晕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川芎嗪脑部丹参
中药单体川芎嗪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川芎嗪联合mTOR抑制剂调控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实验研究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