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核酸阳性无偿献血者的特点

2020-09-22 00:48王娜方建华刘玉振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乙肝病毒献血者

王娜,方建华,刘玉振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53)

乙肝是一种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献血者血液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可明显降低经输血传播乙肝的概率。由于存在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OBI)及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窗口期”,输血仍存在一定的残余传播风险[1]。因此,欧美国家从1999年开始对献血者血液增加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我国从2015年开始进行全覆盖NAT,即对献血者采用ELISA检测为HBsAg阴性的血液再用NAT检测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nucleic acid,HBV DNA)。本研究进一步分析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无偿献血者特点,最大限度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的所有无偿献血者标本。

1.2 检测方法采用ELISA检测后共有642 710份HBsAg阴性标本,对HBsAg阴性标本再采用NAT检测其HBV DNA。对HBV DNA进行6人份(罗氏仪器)或8人份(科华或华益美仪器)混合联检,对HBV DNA阳性标本,拆分后进行单独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河北唐山启奥9.0软件系统对NAT结果按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民族、献血次数以及献血种类分别统计汇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献血次数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高于首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P<0.05)。见表1。

表1 不同献血次数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结果

2.2 不同性别、年龄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男性初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60,P<0.05)。男性和女性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18,P<0.05)。男性初次和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4,P>0.05)。女性初次和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5)。46~55岁男性和女性初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高,>36~<46岁男性和女性多次献血者阳性率均最高。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结果

2.3 不同职业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初次献血者中技术人员HBV DNA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农民。多次献血者中公务员HBV DNA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工人。见表3。

表3 不同职业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结果

2.4 不同受教育程度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初次和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高。见表4。

表4 不同受教育程度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结果

2.5 不同民族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汉族初次和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高。见表5。

表5 不同民族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结果

3 讨论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高发国家,1992年乙肝感染率是9.75%[2],2005—2016年为6%[3],和1992年比较,乙肝疫苗被广泛采用降低了乙肝传播风险,但随着NAT技术的发展,过去认为HBsAg阳性即乙肝感染单一指标受到质疑,1978年Hoofnagle等[4]报道的HBsAg阴性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献血者的血液可使受血者感染,进而提出OBI。OBI指HBsAg是阴性的,但是血浆或者肝组织中还可以检测到HBV DNA。研究发现,在HBV DNA阳性的标本中,OBI远多于“窗口期”感染[5],OBI是输血残余风险的主要原因,而HBcAb阳性是OBI血清学主要表达形式,构成比达92%[6]。我国无偿献血者血液复检标准只做HBsAg不做HBcAb,而美国和英国将HBcAb纳入复检免疫的必检项目,但英国比美国附加一些条件,即HBcAb阳性且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100 mIU·mL-1,认为血液合格[7]。由于我国无偿献血人群中HBcAb阳性率大于60%,且不少健康人HBcAb为阳性,造成大量健康人群血液因HBcAb阳性被淘汰,所以我国无偿献血人群中未增加HBcAb检测项目,但HBV DNA阳性献血者中OBI以HBcAb阳性为主,通过NAT检测将HBcAb阳性的献血者淘汰。因此,对献血者增加NAT可降低乙肝“窗口期”和OBI献血者经血液传染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郑州地区献血者标本采用ELISA检测,HBsAg为阴性标本有642 710份,再经NAT检测,HBV DNA阳性率低于嘉兴[8]和宝鸡地区[9],高于深圳地区[10],说明HBV DNA阳性率位于国内中位水平,不同地区HBV DNA阳性率不同可能与该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率有关,也可能与所用的核酸试剂、ELISA试剂以及献血者群体等有关,尽管各地区HBV DNA阳性率不同,但说明经ELISA检测后确实存在乙肝病毒漏检情况,NAT可以减少输血残余风险。

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高于首次献血者,这与试纸条初筛和ELISA复检阳性率相反,原因是从2016年对所有的血液全部进行NAT,虽然是多次献血,但作为乙肝NAT也算是首次献血检测。男性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工作强度大、生活压力大、在外应酬饮酒等有关,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免疫力降低,更易感染乙肝病毒。46~55岁男性和女性初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高,>36~<46岁男性和女性多次献血者阳性率均最高。18~25岁男性和女性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低,这与从1992年开始启动乙肝疫苗全面接种有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乙肝的传播风险,如果招募这个年龄段的献血者,临床输血更安全。农民和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初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最高,这与个人防护意识有关。

总之,HBsAg阴性无偿献血者中存在一定的HBV DNA阳性者,采用ELISA检测后再进行NAT可降低乙肝感染“窗口期”和OBI献血者血液传播的风险,多次献血者、男性初次献血者、46~55岁初次献血者、>36~<46岁多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中技术人员和农民、多次献血者中公务员和工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较高,应加强监控,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乙肝病毒献血者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无偿献血者对优质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活动中做好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讨论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