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是一剂良药

2020-09-22 00:37引水思源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期
关键词:良药病魔孝心

引水思源

2019年10月,一个13岁男孩的作文,让很多网友看得落泪。男孩是家住成都龙泉驿区的罗锦谊。

那年,得知妈妈患癌后,刚满7岁的罗锦谊号啕大哭,他不停地问:“妈妈会不会死?”但没人能够告诉他答案。第一次陪妈妈去到医院,罗锦谊就被吓到了。因为药物反应,有的病人头发掉光了,有的病人不停地呕吐。后来,从家人的悲伤和妈妈长期接受的化疗中,小小的他已隐约读懂癌症的可怕,但从此再也没有哭过。“不许哭”,这是罗锦谊对自己的要求,他想:“如果我不哭,媽妈就不会哭。”他暗下决心,要以身作则激励妈妈永不放弃。之后,罗锦谊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主动要求去医院看望、陪伴妈妈,他对妈妈说:“爸爸白天陪你,我晚上陪你。我可以自己来看你,我现在不害怕了。”

一天,罗锦谊到医院陪妈妈,妈妈说了一句:“只要你好好学习,妈妈就会好起来。”罗锦谊以前不爱写作文,但听了妈妈这话,便开始积极参加各种作文比赛,拿回许多奖状;罗锦谊还练起了书法,通过写字鼓励妈妈,把“安康”和“爱”的毛笔字贴在妈妈的房间,他说:“我要让妈妈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我的进步。”此后,漫画书、小纸条、小书信,甚至是自己的日记,凡是可能会让妈妈开心的东西,他都带到妈妈的病床前。“你病刚好,就下地活动,你很棒!”“你今天表现得很坚强,加油!”“妈妈,我给你写了首诗,你有没有很开心呀?”“我们就是彼此的阳光、彼此的希望”……罗妈妈没想到儿子比她还坚强,因此下定决心,再艰难都要坚持下去。

患病后,罗妈妈不想给家人留下太多情感上的负累,拒绝了由同学、单位发起的捐款,托亲戚采购了20多种中药进行调理。罗锦谊主动承担辨认中药、分药工作,没有人教他怎么分,只是爸爸分药的时候他看到过几次,他就把所有中药记清楚了。刚开始,遇到不会的字,他就标上拼音。每次20多种中药配成一副,都需要他按不同规格的中药称取。罗锦谊给妈妈分了5年药了,从来没有拿错过。

在妈妈同癌症抗争的日子里,罗锦谊迅速成长。除了抓药,他还学会为妈妈进行足底按摩。让邻居们咋舌的是,他长期给母亲做足底按摩,渐渐地能找准足底几十个穴位,成了足底按摩的小行家。外婆说,5年如一日练习下来,罗锦谊甚至能准确地说出许多成年人都难懂的反射区名称。罗锦谊还做过些疯狂的事情,听说吃野生泥鳅对母亲的病有好处,他拉着爸爸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池塘捉泥鳅,最晚的一次在水里泡到凌晨2点钟。他听医生说妈妈的肌肉缺氧,要加强锻炼,于是每个周末都陪妈妈一起去爬山。

有时候,罗锦谊甚至还耍小聪明,妈妈因化疗头发都掉光了,觉得难看逃避出门,他软磨硬泡要妈妈每天都到学校接他放学。在学校门口,他会突然跳出来和同学们说:“看,这是我妈妈,我妈妈漂亮吧!”妈妈生病之后,罗锦谊在5年间写了10本日记,里面装满了他和妈妈一起与病魔做斗争的故事,母子散步时的开心收获,逗笑妈妈的窃喜,成功哄妈妈吃药后的得意……

一个少年,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用细水长流的孝心,让妈妈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他的孝心,不仅是治愈妈妈的良药,也是这个小家最好的滋养。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良药病魔孝心
大爱有方,良药在心——2022年新年致辞
向往春天
同心战病魔
葱蒜亦良药
排毒孝心汤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耐住寂寞,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病魔无情 师生有爱
它给了我与病魔搏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