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社会化软件 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

2020-09-26 12:11何梦
求知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家校联系教师成长学生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几年兴起并不断普及的社会化软件更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社会化软件以其强大的交互性,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对教师的实际教学与个人的专业成长影响深远。本文从学生管理、家校联系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论述了社会化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简单列举了社会化软件的不足,探讨了将社会化软件实际应用于教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化软件;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家校联系;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2-0002-02

引   言

近年来,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类现代化手段灵活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现代化教学不再满足于实物、挂图、幻灯片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不断寻找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前教学准备、实际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的手段与方法;学生也更倾向于能调动他们多种感官,让他们能更形象具体地接触新知的教具与授课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化软件应运而生,并不断普及,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快捷传递信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社会化软件也称社会性软件,是一种新型的软件设计模式,强调了在互联网世界中人的主体性,充分考虑了社会网络的存在和传播效应[1]。目前,有关社会化软件的定义有很多,Meatball这样解释社会性软件:它代表支持全体交互的一类软件,包括网络游戏、Blog、Wiki、即时通信(IM)、互联网延时聊天,和其他的拥有多对多的社群系统。在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微信和QQ是使用最广泛的两大社会化软件,同时办公考勤软件钉钉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社会化软件支持和提高主流社会的实践活动,包括在线和不在线的实践活动。“互联教育体系”概念的创立者毛向辉指出:社会性软件意味着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性软件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和自动组织群体的软件。社会化软件关注软件使用过程中建立的群体联系超过对软件技术本身的关注。社会化软件强调了“社会”一词,它表明这类软件具有“社会性”,这个“社会性”可以理解为“社交性”,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个人,在社会性软件的关联下,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样的社会关系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虽然社会化软件表面上以一种工具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在人们使用社会化软件的过程中,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一种特定社会关系的建立。

一、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改变着人们收发信息的方式与速度,也催生着与之配套的社会化软件。出生于新时代的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现代化产品。同时,强烈的求知欲、巨大的好奇心与较强的接受能力,能让学生很快地熟练操作和使用网络。他们能很快地发现网络的各类用途,甚至能发现成年人想象不到的用途。与网络配套使用的各类电子数码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也是学生的掌上宠儿。网络及数码产品的广泛普及,让不少教师与家长担心不已,既担心学生依赖网络与数码产品成瘾,又担心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危害。对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社会化软件、数码产品甚至网络,要合理利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使他们学会合理利用社会化软件,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心外界,学会发现新知。

首先,为了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教师可以在班级或年级开设QQ群,便于下發通知、传递文件与师生交流。在QQ群里,学生可以及时看到各类通知,即便有遗忘也可以在记录中查找;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优秀教学资源、网址发布至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学生若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在群里交流并获得解决的办法。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QQ空间的日志、说说等,从细微之处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个人博客等关注其近期动态。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社会化软件可以提高师生间的熟悉度,增进师生情谊,也可以在主动的沟通与交流中巧妙化解师生间的误会与矛盾[2]。

二、在密切的家校联系中的应用

传统的家校联系,往往仅限于书面和口头上,通常是学校下发书面通知,让学生了解之后带给家长;或者教师口头将信息传达给家长。后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和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这是家校联系的一大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区的教育部还推出了“家校通”,将全体教师与家长纳入一个通话网络内,通过短信形式,快速准确地将各类通知下达到位。但是,由于该功能需要收取费用,部分家长出于个人原因,并没有开通此功能,这难免会影响家校之间的联系。这时,廉价而又便捷的社会化软件给广大教师、家长带来便利。教师可以组建家长QQ群或微信群,收发各类通知,提高消息传达的时效性。“群公告”“群接龙”“投票”是教师在发布通知或统计班级数据时用起来非常便利的小程序、小应用。一些社会化软件在更新之后还能让信息发布者在后台看到接收者是否已读。另外,家长有问题可以给教师留言,而教师可以在闲暇时收听家长的留言并做出回复。这类软件的延时消息和消息查询服务可以很好地避免打扰收发消息双方及信息的遗漏。社会化软件易于操作,费用廉价且种类繁多,家校之间可以共同摸索,找到一种方便双方的通信方式。再者,家校双方能不受时空限制,积极地参与到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与研讨空间,这有助于培养使用者的发散性思维,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更有效的途径。社会化软件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参与讨论,自由发表意见,让思维的火花自由碰撞[3]。

三、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振兴民族的关键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当代社會不仅需要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育修为、提高教育能力的发展型教师。这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教师的专业成长,除要有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外,还应努力挖掘能使自己各项能力得到发展的平台。在网络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化软件便为教师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4]。创建个人微博便是一个取长补短、见贤思齐的好手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个人教学微博,把自己在教育上的所思所想通过博文的形式发表出来,让自己的思路得到整理,也可以让旁观者见仁见智。在博客中,教师可以将平时的教学课件、教育论文、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书面汇报,这也是对自己专业成长的一种记录。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博主、其他优秀的教师博客,学习独到的教学技巧,积累教学经验。最后,微信公众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们逐渐把公众号里推送的文章作为信息来源之一。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者一些需要共同讨论的教育问题展示在公众号上,这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获得一定的关注量。教师不仅能在社交软件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也能促进教学思想的更新,借鉴不同的教学观念。做学问,搞教育,决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止步于一家之言,教师要学会创建平台、发现平台,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摆上台面,供自己和别人品评思考,更要学会借鉴、学会汲取,用别人优秀的教学案例,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推动自我发展。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社会化软件,自然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与弊端[5]。首先,由于大多社会化软件并没有强制实名认证,如何确认软件使用者的身份信息,避免不法分子匿名加入群或讨论组,窃取相关信息或者文件便是一大难题。其次,社会化软件交流的自由性有时会导致参与者发表不当言论并造成不良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参与者理性、合法地发表言论,表达观点,也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内容。最后,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分辨良莠信息的能力也是我们今后在使用社会化软件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结 语

目前,社会化软件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相关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还不成熟。对于这样的新兴事物,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将它们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要注意对这类软件的使用,既不能过度依赖,也不能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6]。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研究创新,努力改进相关软件的不足之处,为社会化软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开辟更长远的发展之路。对于新生事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有善于发扬其积极作用,并努力规避其消极作用,才能使现代化产物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徐瑾.博客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29-31.

孙莹莹.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J].教育与职业, 2012(06):80-81.

马佳宏.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1):19-22.

廖莎.浅谈社会化软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04):61-63

杨葆青.强化现代教育技术  开创教育新局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01) :37-38

徐丹.浅论社会性软件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的趋势思考[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12):25-27.

作者简介:何梦(1992.6—),女,江苏苏州人,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家校联系教师成长学生管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
体育大课堂观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