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历史课堂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020-09-26 13:22竭蔚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竭蔚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全方位的发展。本文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入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高中历史课堂通过问题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探索全新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030-02

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其重点在于提升个人的素养水平与能力,强调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关爱,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现代教育将教学目的制定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关键性品质,成为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发展的核心素养与表现,与学生学习历史内容存在明显的关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要从情感、态度、思想、技能、认知等角度进行思想渗透,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时空观念以及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将现阶段的时空作为载体,构建历史框架,将时间与空间进行整合,对历史内容进行正确的认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

二、围绕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从多个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与理念,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发展进行正确的规划,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养成探索问题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知识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政治学、经济科学、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社会发展等,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提高自身的历史实证素养与解释素养,构建唯物史观,实现综合发展。

三、围绕高中历史课堂問题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一)灵活运用丰富的史料,厚实学生的历史底蕴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的重点在于了解基础史料知识内容,这也是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只有学生厚实自身的历史知识底蕴,才能为自己的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史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与视野,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提高学生的历史底蕴,有助于学生夯实自身的历史基础,熟练掌握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扩展延伸知识,灵活应用网络搜寻相关文献资料,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导入,如列强的入侵原因、民族危机的发生原因等,还可以搜寻相关的图片、视频,向学生展示抗日战争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日本侵华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独立分析,并根据自身的思想认知对事件进行合理判断,实现历史知识的扩展延伸,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二)构建完整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内容

良好的问题情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内容,主动探索知识内涵,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促使学生提高历史水平。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优质的教学情景,完善现阶段的教学形式。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问题情景,通过问题将历史知识串联,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通过问题引入知识话题,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图,将知识逐渐填入框架中,对历史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认知。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中的《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问题情景,要求学生以自身代入角色,当自己为秦始皇时,将会采取何种方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通过问题促使学生积极进行知识探索,学会换位思考,并自行搜索秦朝时期相关的政策法规,经过整理分析后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

(三)积极开展精神文化渗透,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历史是不同时代产生的事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学生能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与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展望未来,因而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历史学科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尤其蕴含的思想精神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等,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渗透精神文化,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深入挖掘历史中蕴含的思想价值,以历史事件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看清楚事件的本来面目,逐渐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再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在教学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看清问题的实质,还原历史真相,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其学会批判日本侵华战争的错误行为,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习中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四)灵活运用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枯燥的知识内容与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逐渐对历史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策略,促使学生之间主动进行交流,以问题带入情景,再现历史场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学会对课堂问题提出质疑,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应用历史资料,可以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以问题情景为基础,通过问题教学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拓宽其学科思维,感受历史知识蕴含的精神思想,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其在学习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2017年度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问题教学”促进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达成研究》(课题立项编号:JZ170395,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张燕.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19,(20).

[2]胡耀平.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9,(3).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