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互动情境,让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更精彩

2020-09-26 11:50胡爱玲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胡爱玲

摘 要:低年段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发现各学科的魅力。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营造互动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让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互动情境;低年级教学;语文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100-02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还能提高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设置互动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民主的口语练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互动教学情境,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懂得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当学生表达结束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与鼓励。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趣的图片与视频,满足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强学生的倾诉欲,促进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接触口语交际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

例如,在《乌鸦喝水》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当学生看完教学课件后,教师鼓励学生说一说从中学到了什么,对动画中的哪个场景最感兴趣。学生纷纷举手,踊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小乌鸦喝到水是因为它聪明,会动脑筋想办法;有的学生则说: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帮助乌鸦喝到水。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随后与学生交流探讨帮助乌鸦喝到水的其他办法还有哪些。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发挥想象力,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师结合教材开展教学,将学生带入到教材讲述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质疑,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水平。

二、师生互动,口语交流

小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他们善于模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其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新课改需要教师逐渐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由“一言堂”变成互动课堂,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所思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会说之前,首先要学会听,小学生的耐性不足,天性好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听别人说话的耐心。然后,引导学生有礼貌地与他人对话和互动。

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展开讨论与总结。教师:“同学们,我们接下来要学的这篇课文叫《雪地里的小画家》,你们觉得小画家会是谁呢?是个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或者是其他的生物?”学生:“老师,我们猜会是女孩子,因为女孩子喜欢画画。”教师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正确读写,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雪地里的小画家到底是谁。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雪地里的画其实是四种小动物留下的爪印。教师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明确四个小动物分别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学生知道了文中的小画家分别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师生互动、交流四种动物的爪印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学会边思考边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问题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都是互动教学的形式,师生有效互动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实现人际交流,增强学生的交流欲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动力,研究表明,主动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上远远高于被动学习的学生。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借助作者的文说出学生的话。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入个人感情去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熟练地使用普通话,有感情、流利地读出课文内容。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鱼、黄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功用,通过阅读文本了解壁虎尾巴可再生的特点。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初读文本,帮助学生认识文本中的生字词与难懂词汇;其次,由学生自由选择文中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入刻画文中的各个角色,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课文内容或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文中的哪个角色。学生以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为线索,总结壁虎遇到的动物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在介绍动物尾巴与总结全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中词句的理解。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保持沉默,学生发言结束后进行补充和表扬,让学生敢于发言,养成当众发言、不怯场的说话习惯,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交流训练,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能够使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放飞自我、畅所欲言,从而达到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效果。

四、寓教于乐,游戏教学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的说话和听话应用到实际交往中,完成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针对低年段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寓教于乐,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设计游戏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能够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水平。

例如,在《猜字谜》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字游戏,如开火车或你猜我猜等,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巩固对生字词的理解。教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呀?”学生:“喜欢。”教师:“那老师考考你们,给你们出一道谜题,打一字,先猜出来的同学有奖励哦。大家一起来猜一猜‘一轮红日从海面升上来,这是个什么字?”学生小组交流和自我思考过后,得出答案——“旦”。通過一轮的猜字谜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趁热打铁继续下面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刚刚猜的内容叫作“谜面”,得出的答案叫作“谜底”。教师编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猜字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一思考,原来谜底就在话里藏。”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学生能够在游戏化教学中放松心态,快乐地学习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生动有趣,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游戏教学模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单调,使口语交际课堂“动”起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内容,活学活用口语技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会不断地接触社会并融入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敲门砖,也是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由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互动情境构建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31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创新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3).

[2]何瑞强.让学生敢于在课堂“发声”——试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5).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教学
浅析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教学现状及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让低年级的课生动起来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激励艺术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从读中悟,悟中读
浅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小学低年级识字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