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这里启航……

2020-09-27 23:00许雪霞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树立信心观念转变学困生

许雪霞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予以更多的关爱,从而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习,以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教学目标。本文探讨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对学困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转变,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实现学困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目标。

关键词:学困生;观念转变;树立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031-01

“剪刀差,分难提”是应试教育条件下教师追求高平均分的绊脚石,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师以分数来衡量“学困生”的成长,使素质教育仍在学困生中得不到真正的体现。怎样去辅导这部分的学困生,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帮助他们重塑自我,走出学困生的队伍,是每一个教育者不容忽视的问题,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就这一点谈谈自已的拙见。

1.转变观念,切中要害,循序渐进

转变观念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学困生的“差”,只是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暂时性的落后,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们在转化工作中,切忌“以点带面”。

因为学生某一点的差,而抹杀其所有的闪光点,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这种思盘的作法无异于给学生能力的培养“判了死刑”。

其次对学困生做认真、准确的定性分析。学困生大体分三种:即学习成绩差生、思想表现差生和双差生。教师在进行转化工作之前一定要对转化对象了如指掌。包括他们的学习、生活、爱好、理想、交友、家庭环境、不良习惯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一份心理测试卷,采用选择、积分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完成一份。然后再让全班学生及学困生家长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替学困生再答一份问卷。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学困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确定转化目标,选准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当然这些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我们深入实际,做真实、准确的调查了解。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教师切忌盲目、冲动、急躁冒进,犯拔苗助长的错误,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前功尽弃。

2.树立信心,确定目标,督促奋进

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叫张鹏的孩子,从一年级起养成了不做作业的恶习。提起他,那真是个彻头彻尼的“顽固分子”,任你老师使尽浑身解数,他横竖就是不做作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同他作了一次长时间的交谈。起初他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故作“低头认罪”的样子,其实心里想着其他事,(唉,现在的孩子真是“贼”着呢!)于是我就给他讲了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当然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告诉他我小时候上学时,有一段时间也不喜欢做作业,我把自己猜测的种种他不完成作业的心理全部假设进去,如那些题我都会了老师还讲:我对xx老师有意见,我就是不做他布置的作业……当我说到一半时,他渐渐对我的话题感兴趣了,不一会竟点点头,显得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看他渐渐进入我的“圈套”,就故意让他多说,后来他竟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他种种不公正的待遇,颇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情,我赶紧打住话头,插了一句:“你愿意这样下去吗?”他不做声了。我接着说到:“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许多老师不理解你……”我努力搜寻他的优点,把他好好地夸了一番,同时也非常委婉地指出了他的缺点。他的小脸显得有些兴奋,又有一丝悔意。于是我便趁热打铁,说道:“他们都说你从来不做作业,我就不信。我想我们的张鹏不但能把今天的作业做完,而且能做得最好!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对不对?”他抿了抿嘴,很有信心的点了点头。“咱们拉钩,老师等着你,张鹏一定是个最好的孩子!”我又补充了一句,他背着书包,高兴地走了。第二天早晨,检查作业的组长兴奋地对我说:“张鹏的作业全做完了,而且做对了”。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一句表扬、一声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啊!那种动辄训斥、体罚、打骂孩子的老师,在其教育工作尚未开展之前,就己步入失败的泥潭!

3.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接受知识的载体,学生只有把艰苦的学习活动当成乐事,其心理活动才能达到优化状态。对待学困生,教师要注意从学生个性心理的引导入手,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为达到这一目的,在班里我采用“化整为零”、“个个击破”的方法,将全班47名学生按座位、成绩、思想状况等因素,每四人一组,分成了十二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配有学习小组长。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在课堂上,我还采用了分层教学,老师点拨的每一个问题都按难度人小出示给学生,学生可按其能力大小自由选择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学困生,可以考虑多给一些“优惠政策”,对他们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4.尊重学生,巧用暗示

暗示,人们常谓之“非语言信号”,主要指老师用目光、微笑及一些动作来暗示学生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较强的自尊心,但因为人格尚未成熟,在课堂上难免做出一些不当的举动来。尤其是学困生,自控能力较之一般学生要差,而且大多数学困生自卑心理严重。此时出于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可巧妙地用目光、微笑及一些动作来暗示学生。但如果学生犯错后,教师就加以严辞斥责,只能助长学生厌学、抵触情绪,最终走向教育的失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从“神坛”上走下来,学会扮演多种角色,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医生、法官、辨论者……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学困生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让我们为他们架起一座互相依赖的心桥,用我们的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冰雪,去吹绿他们心田中想上进的心芽!

参考文献:

[1]李玉倩.帮“学困生”走出“困”境[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95-96.

[2]徐喜红.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转化中学化学学困生[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21.

[3]刘素萍.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4):37-38.

猜你喜欢
树立信心观念转变学困生
怎样上好小学数学课
分层教学实践之效果评价
浅谈新课改条件下中专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