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合审美教育

2020-09-27 23:00王群祝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审美教育初中语文

王群祝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是一种必然措施,其体现的不仅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美育需求,也是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良好方式。且学生审美观念与审美素养的培养能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在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能够以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思维观念理解与解析文章,形成对于文章的审美知觉。所以可以说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是一种相互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也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048-01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态度与情感、价值观逐渐构建与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结合审美教育向学生传递学科人文属性与价值观是一种能够丰富学生思想情感、构建正确学科理念的良好方式,有利于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形成,也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当前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合受到的重视并不很高,而审美教育对于语文学科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更需要重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解析文章场景描述,感受意境美

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的思维情感体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中,其需要掌握文章解析的能力,并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比较,形成对于文章的基本认识。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是具有场景感的,在文章的解析中形成对于场景的深刻认识能够有利于文章的理解与认识,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比较思维,欣赏文章中的意境,并感悟文章意境美。这凸显的是语文文章的形象美学,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可以从文章的形象意境美中掌握文章整体情感与意境的表达。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了对比,在文章场景的解析中,应形成对于形象意境的认识,作者构建了春意盎然的百草园,也构建了死气沉沉的三味书屋,这种笔下文字所形成了场景具有鲜明的对比,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这种形象意境十分突出的文章中感悟意境美,理解文章中美的表达。可以通过词汇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意境描述中作者对于笔下场景的情感与态度,并对这种情感的抒发程度进行差别比较,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文章的意境美,深刻体会作者在文章创作中的思考与情感。不同文章在场景描述中所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不同,笔下的文字即使相同给读者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实际上是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认识与了解的一种方法,其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解析能力,从文章的形象意境美中感受作者情感与文章内涵。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學过程中加强学生各个层面的审美教育,如在文章场景解析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对于意境美的认识,形成审美教育的良好效果。

2.体验教材内容的内涵,感悟内在美

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的讲解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基本理解,更是培养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内涵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的内涵认识与理解,能够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内在美,为学生审美教育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实际上是一种从语言文字入手,感知语文文字中情感价值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对事物的表面描写转化为审美知觉的过程。这就如同样的一句“谢谢”,其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表达的情感不同。在语文教材中,其语言文字的描述往往附带着文字背景,这就能够给读者形成情感态度的认识,也能够对语言文字的背景形成审美知觉与美的认识。从语文教材中来看,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作家按照自身的情感态度与思维观念所创造的,其根据人的不同情感与故事需求来创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需要表达美好事物时,笔下创造的是具有“美”的形象,反映的是事物美或人物美。而读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深入地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与情感,并把它转化为审美认识与美的感知。可以认识到的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内在美是普遍存在的,如何引导学生在文章中认识与了解、掌握这些内在美,还需要教师能够形成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深刻认可。只有教师重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内在美,才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对美的感知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还需要教师形成对于内在美展示与教育引导的能力,从而提高审美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性与融合效果。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时空美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个体,其相互关联,也相互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在教材内容中体验,也可以在学生思维构建与想象能力激发中得到体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实际上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部分,试想,若是学生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是单一的,那么学生对于美的认识也便是单一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应与学生的想象能力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时空美的能力。例如在《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春这一词汇的描述,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由学生联想与春有关的诗句,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等等,在学生进行联想的过程中,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句中富含的美感,并且在联想与想象的过程中,赋予了学生对于时空美的认识,这种想象建立了学生现在与过去的思维枢纽,其在应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时或许没有体验与感悟到的诗句美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深刻的体验。可以说,想象力作为人们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也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以想象力摆脱对于现有思维的局限,感受过去的记忆与审美感知,能够形成时空美的认识,也能够使得这种抽象的美感得到升华。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力与审美能力是不容分割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融合需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时空美连接学生对于现在与过去的学习感知与审美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在语文文学中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丝路,2016,0(11).

[2]高明泰.论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上旬,2014,(2):47-47.

[3]孙永华.研究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缺失与审美回归[J].求知导刊,2016,0(18).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审美教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