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乐章

2020-09-27 23:00杨志强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课文文本

杨志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112-01

认知理论指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在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中,阅读主体在他已有的信息贮存中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顺利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中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解读。既然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那么教师就要实施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指导艺术,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选择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只有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智能结构特点进行教学,才有利于大脑开发和潜能开掘。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选择就成为阅读课教学的必然要求。

首先,在阅读材料上,教师应从学生的视野出发,打破教材文化内涵的单一性,构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课程。只要内容健康,行文规范,任何报刊书籍都可成为学生阅读的材料。只有接纳多元的文化课程,丰富阅读的文化内涵,语文课堂才会散发出无穷的芳香魅力。就这一点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的阅读视野将变得越来越大,这将为广大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次,在阅读方法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法。同对一首古诗,同样的读悟过程,有的学生喜欢边读边想,标出诗中的重点词,加以揣摩;有的学生喜欢用朗读来传达古诗所表达的意蕴;有的学生则喜欢用画画来展现古诗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潜心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2.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批注

在解释学视野中,学生的阅读对象“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表征,越来越成为一种文本,通过这种文本解读构建出多元意义”。这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目的。而批注则非常符合这一要求,它要求学生深入地读书,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用线条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更为重要的是,批注使学生通过有感而发,存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得以闪现,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2.1 关注课前的预习批注。做好课前预习是保证阅读课上得成功的重要环节,我要求学生分四步走。即一查:借助工具书、图书资料甚至上网将生字新词画出来,注上拼音或意思,并查记背景资料等;二读: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注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段落;三思:指让学生思考课前的预习题或课后的练习题,并写下答案;四提:提出问题,在书中打个问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预习批注,可先布置预习要求,并及时加以抽查、肯定。

2.2 指导课中的读悟批注。在解读指导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摒弃繁琐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训练重点设计开放性的“大问题”,引导学生潜心探究,对课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课文中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进行联想和沟通,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如教学《乡下人家》一文,可设计这样一个大问题让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即: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表现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对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精彩段落、表达特点等进行揣摩、比较、品味,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以学习《景阳岗》一文为例,我先让学生对武松的以一“闪”对待老虎的“扑”、“掀”、“剪”中的“闪”作批注,学生便从不同的角度注出各自的认识和理解,交流时,學生对“闪”认识不同:有讲是写速度的“行动迅猛”,有谈是写心理的“行动勇敢”,有说是写策略的,认为“闪”是主动避开老虎的凶猛来势,消耗它的体力;还有评是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有议是写人物的“聪明勇敢”等,通过阅读批注,学生对“闪”的运用的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语文能力也在批注——交流——评议中得到综合提高。

3.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反思

阅读反思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是对已经历过的阅读历程、阅读效果做出一种重审。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存在不足,随时进行拾遗补缺,纠偏救失,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与步骤,有效地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阅读反思是“阅读期待”与“阅读批判”的中介,又是“接受”与“创造”的桥梁。因此,阅读反思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学生阅读的反思和调控。一是直接式,就是由学生自我提问:我的理解感悟是否正确?能不能换个方法想想等等,以此调整深化个性阅读活动。二是启发式,即通过教师的点拨调节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此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的目的。

4.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评价

所谓个性化阅读评价就是以人为本,鼓励学生展示个性的一种新的阅读评价方式。它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评价内容要个性化,评价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注意学生个性自身和发展情况,关注个体退步或进步的幅度,关注个体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因人而异地做出评价;评价形式要多元化;评价方法要多样化:重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注意激励性评价和建设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即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个性化阅读指导艺术必须大力倡导。让我们突破满堂灌的传统阅读教学的旧樊篱,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奏响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乐章吧!

猜你喜欢
个性化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