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0-09-27 23:00张洪祥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张洪祥

摘要:小学低段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影响未来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和发展,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小学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使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更好的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教育上更有针对性,提升了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而将心理学应用到其中,则更好地帮助教师从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开展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209-01

对于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改善,使其更加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设计出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计划。将心理学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考虑到现如今小学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死板没有创新力等等,都需要教师从心理层面更加了解学生,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1.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现状

1.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内容太过枯燥无味,教师的上课模式也太过死板,学生很难对数学提起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所致,他们好玩好动,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就被周围的事物吸引住,分散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而且相较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他们更喜欢去探究新奇事物,这样就更导致他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1.2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更多的是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反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学习效率低,再加上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死板,使得学生更加厌恶学习数学。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缺乏对数学的求知欲,更加被动的去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学习现状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

1.3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弱。

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的目的,本来是希望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更多的去交流学习,但如今的教学模式变成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减少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而学生在课堂上即使效率不高,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也不会主动去与老师沟通交流,解决疑问。学生不敢课后与教师主动沟通,除了学生自身的自尊以外,更多的是学生对老师的畏惧,这导致学生不敢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的现象除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以外,其他的教学活动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2.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将心理學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主要是教师希望利用心理学,从心理层面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对学生学习现状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同时解决学生现今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其实心理学很早就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只是没有对心理学的重要性产生认知而忽略了其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心理学的应用在其中还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的。

2.1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多媒体的应用其实也是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考虑到学生好玩好动,以及喜欢探究新奇事物的天性,教师借助多媒体中的图片动画效果,制作出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课件,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就比如说在三年级下册进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时,可以通过一种动画的效果,将整个学校的模型展现给学生。通过模型让学生进行方位辨认,也更好的让学生了解了整个学校的布局状况。

2.2 积极开展相应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与老师之间无法沟通,除了学生对老师的畏惧,还有的就是由于年龄不同以及身份地位不同所带来的三观的不同,这导致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时,老师和学生抱有不同的看法。三观的不同使得他们无法互相理解,或者说其实老师可以换位思考去了解学生,但学生还是很难去理解老师。这样的情况使得学生更加畏惧老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更加不敢同老师沟通。因此为了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积极开展相应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能够相互了解,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游戏教学法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消除学生对老师畏惧的方法,师生之间通过一起玩游戏拉近之间的距离。就比如说在学习一年级下册中的图形的拼组,将不同的形状分发以图片的形式分发给学生,当然老师也要参照其中,根据游戏要求相互之间进行拼组形成新的形状。通过游戏使学生增加对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3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小。接触到的事物比较少,理解能力也较弱,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身能够理解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将情境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借助情境既能够增加学生对该内容的记忆,又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得来说,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将心理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得到了较好的成果。将心理学应用到其中,使老师更好地从心理方面了解到学生如今的状况,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既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婵.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小学数学案例设计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心理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