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为攻,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020-10-09 11:13王甜杨雅光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网络安全

王甜 杨雅光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网络安全

习近平在8·19讲话精神中着重强调了我国意识形态“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2015年5月18日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在2016年的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强调:“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提出了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中“守”的重要性,也明晰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方面也要注重攻防能力的提升。

守什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强大能动作用。“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而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印证了这一哲学论断。毛泽东也强调“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思想的统一对政权巩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支撑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思想力量,是我们取得伟大斗争,赢得伟大胜利的重要精神武器。因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散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光芒,传统社会如此,网络空间更应如此。

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辦不成。”并且对当前形势做了明确地研判:“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要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的拥护,更离不开网络空间9亿多网民的支持。不断弘扬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持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传播以巩固9亿多网民的思想基础,凝聚网民民心,坚定网民信念,激发全社会不断团结奋进,为赢得伟大斗争而凝聚力量。

谁来守?——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由于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互联网的治理也缺少足够的经验,所以我国 互联网管理长期存在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弊端,不断弱化互联网管理的效率和内容及秩序的管控力度。为此,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为此,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应运而生。国家领导人牵头足以说明我国对网络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在2018年,我国中央网信领导小组改制为中央网信委员会,加强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集中统一领导,使互联网管理更有有序,领导更加有力。

其次,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当前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领导干部害怕“触网”,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存在着不敢抓,不会抓甚至不想抓的心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触网”,克服“本领恐慌”,增强互联网思维,善于走网络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多回应民治关切,多潜潜水、发发声、聊聊天,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在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研判能力。在网络空间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坚决同不良错误言论和网络空间不良思潮作斗争。

互联网企业要勇于担责。当前,我国正朝着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这中间离不开互联网企业的支持。20多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已经扭转了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在世界互联网前10强的企业中我国互联网公司占据4席,在传统“BAT”的基础上,京东以其强大的自建物流为优势依托跻身世界第9。但是在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互联网企业责任的加强。互联网企业要勇于担责,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规范和引导。首先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其次,“要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键数据要加强管理和防护,加强对大数据的法治管理和保护。在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企业和政府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多进行横向交流,形成齐抓共管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人才的力量。在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础上,要维护好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同样需要多元人才的支持。以前我们落后的网络技术是“挨打”的硬伤,那么不懂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艺术就是我们的软肋。所以在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上,我们既需要技术支持型人才,也需要意见领袖。

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最首要的就要先维护我国网络安全。我国是受黑客攻击的受害国。对于网络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饥渴的。习近平指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更是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人才提出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三个要求,从政治素养、能力素养和道德素养三个维度对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人才队伍提出了建设目标。我们要注重互联网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入。要加强科技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建构有效的“引育留用”人才机制,形成“聚天下互联网英才而用之”的局面。

对于意见领袖,我们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优秀学者,宣传思想部门的优秀工作者和新闻舆论工作的先进者。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艺工作者同样是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急需的战略性人才。广大网民中的意见领袖最不可忽视,网络知名人士,网络中活跃的积极分子对于舆论的引导力量不言而喻,而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与招揽对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怎么守?——软硬皆施、审时度势

软: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以文化人。首先以理服人就是要加强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让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深入人心。在网络空间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主旋律高昂”,让正能量充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般性争论和模糊认识,不能靠行政手段解决,而是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和科学性逻辑,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在当下这个注意力就是竞争力的网络时代,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要致力于把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打造成新时代网络空间的流量网红。不仅要在思想内容方面推陈出新,语言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散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生动,更加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就是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一方面,要发挥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舆论场中的思想引领作用。不能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独立性”。另一方面要发挥网络道德的规范作用。加强网络道德的规范作用可以增强网民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渗透的识别警觉能力、增强自律意识和抗干扰诱惑的能力。可以在网络不良信息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维护公德。

硬:技术支撑与法治保障。“硬”是要技术要过硬,法治要强硬。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习近平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习近平指出,“互聯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因此我们要加大政策、资金等资源方面的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掌握世界领先的互联网核心技术,巩固好通用技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同时互联网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坚持依法管理网络空间,为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法治保障。“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遵守秩序。”这一秩序一方面要靠社会道德制约,一方面要靠网络立法保障。我们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有法可依则是依法治网的前提,“科学立法”是关键。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法治管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显示我国依法管理互联网的决心。然而“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所以我们要加强网络空间的执法力度,要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网络空间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严防“破窗效应”,谨防制度空转。

时:掌握主动性与时度效。习近平强调 “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就要求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特别是在网络舆论场中,要及时迅速地掌握舆论的话语权,在事关原则性问题绝不姑息,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和融媒体平台发声,抢占主流意识形态舆论话语权,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感染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时、度、效”是我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新标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前线,具体就是做好网络舆情的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强调,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要注重时度效的把握。要善于抓住时机,把握节奏,制订舆论引导的策略。“时”就是主流媒体在坚持真实准确前提下抢占舆论先机,第一时间发布事件、发布信息;“度”就是掌握好舆论引导的尺度,选择合理的宣传方式;“效”是指找准利益冲突和矛盾的关键点,切中要害,引发情感共鸣,取得高效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精神中明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中心”指的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局”指的是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要服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这一大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必须服务于这一大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4月26日第2版.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7]人民出版社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6.

[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4月26日第2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4]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4.

[5]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6]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9.

[7]人民出版社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4月26日第2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41.

[1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

猜你喜欢
网络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网络安全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意见领袖视角下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逻辑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思考
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