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法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

2020-10-09 11:13张婷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大学生

关键词:榜样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学生

作者简介:张婷(1996—)女,汉族,江西省萍乡市人,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法制教育与法治理论研究

榜样教育法,是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事实上,榜样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由此可见,要重视榜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其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仿,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禹、周公、子产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强调以身作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朱熹教育弟子“学习圣贤”;诸葛亮要求晚辈“慕先贤等”。外国教育家同样重视榜样教育,夸美纽斯强调 “要用良好的榜样教育学生”,洛克认为“对儿童行为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的监护人的行为的榜样”等。由此可见,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榜样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涌现了奉献大半生光阴、致力于敦煌保护的学者,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老英雄等一大批优秀人物。这些优秀人物事迹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值得大家深思。可以说,榜样教育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贯穿于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始终。

在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榜样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方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同时,具有示范性、激励性、生动性和引导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其特点和特性,充分发挥榜样教育法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育者要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工作原则。大学生通过学习,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意志行为的自控能力需进一步发展,学习榜样可能不能坚持。因此,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道德情境,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只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教师应严于律己,处处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做到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教师更应该主动向榜样学习,理会榜样的精神实质,一言一行均向榜样靠近。教育者身体力行,有利于树立威信和对受教育者的潜移默化。原苏联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书中说:“教育者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我们不仅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具师表作用,还要求家长和社会所有成年人以模范行为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以汇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其次,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积极的创造向榜样学习的氛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而不是由文字。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要重在实行。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要在‘事上指导学生去修养他们的品格,事应该怎么做,学生就应该怎么去修养,先生就应该怎么去指导。”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还不坚定,道德情感也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容易出现“说到做不到”的言行脱节的现象,更需要强化他们的行为训练。例如,我们在教育大学生要孝敬父母时,必须“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孝敬父母,真正做到向榜样学习。言必信行必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榜样孝敬父母的精神实质化为自己的行动。

最后,要堅持主体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真实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关于思政课改革的要求,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渠道。要灵活运用新媒体教学,充分结合时代要求的发挥榜样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感动中国》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大学生思想上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各大高校要科学塑造榜样、大力宣传榜样、积极营造榜样的学习氛围环境。,大学生要提升对榜样的认知水平,强化对榜样的情感认同,提高对榜样的践行能力,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逐渐向榜样靠拢,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